不过对于引导路线而言,还是足够的。
将九级地图放进行囊之后,云易开始查看还需要随身携带的一些物品:铁镐与铁斧。
倘若只是一般的铁镐与铁斧,那当然不足以吸引像云易这样的人特别注意。
但这次他准备带上的,则是带有特殊魔力增强效果的铁镐与铁斧。
前一阵子,经过连续三天的钓鱼,他共得到了五十多本不同的附魔法书。
在这之中,恰好找到了两本能完美适配铁镐和铁斧的附魔书:一本是【耐久+1, 效率+3】,另一本则是【经验修补+1, 效率+5】。
两者都非常珍贵。
其中“耐久”
附魔术可以增加道具的使用寿命,但这并不是什么稀缺的特性,铁砧同样能够修复工具的耐久度。
“效率”
才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效率”
附魔术仅有一个用途——加快挖掘或劈砍速度。
这一附魔法术分为一至五级,总共五个级别。
随着级别的提高,增速也会按指数增长。
例如,“一级效率”
能够使速度加倍," ** 效率"可增至五倍快,"五级效率"则可以带来多达26倍的速度飞跃。
换言之,如果为铁镐或是铁斧施加强效的“效率”
附魔,那么阻碍操作者工作速度的主要因素,可能只剩下其手速了。
哪怕是面对钻石矿,也可以几乎即时开采出来。
“经验修补”
也同样是一个实用的功能。
尤其在挖掘煤层时,它可以通过拾取矿石掉落的经验来自动修复道具的耐久性,几乎是提供了无限的耐久度。
但正是因为两本书附魔效果都很出色,使得云易陷入了一个难题:究竟是将它们分别应用到铁镐和铁斧上,还是全都集中用于铁镐?经过一番考虑,最终云易选择放弃了铁斧的附魔,而是决定让两本魔法书的力量集中在铁镐上。
在游戏中可能会分别强化铁斧与铁镐更为适宜,但由于这两本附魔术的效果相似性较高,所以他选择了更为集中的策略。
而史蒂夫每次仅能单手操作一件工具。
要是全部强化加在铁镐上,则显得略为奢华了。
不过,一旦到了现实中,情况便完全不同,工具可以双手持握。
假设拥有一对施过魔的铁镐,云易完全可以两手各执一具。
这样一来,在原速之上又翻倍提高了挖掘速度。
另外,选择将附魔书籍全加于铁镐上的理由之一在于,砍伐树木其实并不怎么依赖于工具。
尽管铁斧有五级效率加持,
也只是稍稍提高了伐木的速度。
这主要是因为伐木与采矿有着本质的区别。
采矿时,目标明确,找到矿物即可全力挖掘。
越高效,进展越迅速;
然而,伐木则不然,
树木间通常有相当距离,实际伐木耗费的时间占比相对较小,
更多的时间则是消耗在跑动前往下一株树的路上。
此外,在现实世界中还有另一个变量,即重力影响。
游戏中,玩家即便提前砍掉树基底部,上部树干并不会掉落下来,
它们将飘悬空中;但现实中自下往上伐木,树木必定倒地。
所以,要彻底伐光一棵树,还需等待它彻底倒塌,
之后走到近前,最后砍下树干。
伐木过程中可能只占用几秒,
但等待每棵树完全倒塌就要耗上十多秒;紧接着移动至另一棵新伐地点还需几秒。
故此,
将高效率魔力给予铁斧,实际上并不划算。
只有在魔法书籍数量足够多,以至于无需顾虑时,
云易或许才会考虑给铁斧施上效率强化。
在决定了附魔的方案后,云易打开了铁砧,进行装备升级的前期准备。
接下来的步骤是,他将铁镐置于工作台上的一边,而附魔书放在另一边。
不久后,
一柄光芒流转、附带【坚韧 I 和效率 III】魔法属性的新铁镐横空出世。
紧接而来,另一件装备——拥有更强大能力、【经验值修复 I 和效率 V】的新版附魔铁镐也被制造完成。
后者无异于是挖掘界的极品神器。
此时,双手中各拿着一把崭新的附魔铁镐,云易的脸上泛起了一抹满意的微笑。
有了这些工具,
他预见自已未来很长一段日子都无须更换铁镐了。
即便是工具的耐久有所减少,
也能通过使用铁砧进行修复。
“要不试一试?”
一个念头在云易心中乍现。
刚刚得到挖矿圣物而不做测试便收起来,实在有些无法让人甘心。
于是,他沿着螺旋滑下的流水电梯,
一直降到自已的重生位置——一处宽阔的花岗岩洞穴内。
接着从背包中拿出了那两把带有闪烁光芒的附魔铁镐,
并分置双手。
准备完毕,立刻行动!
就在这一刻,似乎云易瞬间转化成了一架高效的矿石开采机械,
以雷霆万钧之势向前推进。
所遇之地,无一片花岗岩能抵挡他的挥击,
多数情况下只需一击即可化作拳大的石头块悬空浮游。
仅仅数分钟后,
那没有耐久性提升的第二柄铁镐已经濒临耗尽,
而虽有一级耐久提升加成的第一柄铁镐,
耐用性也同样大幅度下降。
真够吓人的!这挖掘效率太过惊人!
看到这一切,云易不由睁大了眼睛。
内心的喜悦却是难以掩饰的。
有了这两把附魔铁镐,这趟太行山脉的探险想必会进展得更快。
随后,云易借助水电梯返回地面。
他先是在工作台上制成了两把新的铁镐,接着将这些新的铁镐与附魔铁镐一起放进了铁砧中处理。
这样虽然损耗了两把新的铁镐,但也使得附魔铁镐的耐久度得到了恢复至最优。
收起这两把恢复如初的附魔铁镐,云易再次仔细核查了一番随身携带的装备,确保一切齐备后,即刻动身前往太行山脉。
同时,在兖州的陈留郡已吾县,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长途旅行后,典韦终归接近了故乡,而他的心情则愈发复杂——一种接近亲人时特有的忐忑情绪笼罩着他的心田。
自从与高家告别的那一天起,典韦便偕同褚燕继续踏上旅程向南方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