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 > 四合院:那个农村小鬼真能作妖! > ### 第十七章:奖励名额

### 第十七章:奖励名额

公社那间不大的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公社领导们围坐在一张斑驳的长桌旁,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张书记眉头微皱,眼神却透着坚定,“这个村子的发展有目共睹,咱们得给他们一个有分量的奖励,激励更多村子效仿。”其他领导纷纷点头。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们决定给予村子一个四九城轧钢厂的正式工名额。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般,迅速飞进了村子。先是几个在公社办事的村民听到了风声,他们一路小跑回村,边跑边喊:“天大的好消息!公社要给我们村一个轧钢厂的名额啦!”

这喊声如同平地一声雷,瞬间打破了村子的宁静。原本各自忙碌的村民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活儿,从四面八方朝着村子的广场涌来。一时间,广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真的吗?这不是做梦吧?”一位年轻的村民满脸惊喜,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

“千真万确!我刚从公社回来,亲耳听到的。”消息灵通的村民拍着胸脯保证。

人群中顿时炸开了锅,大家兴奋地讨论起来。

“这可是改变命运的好机会啊,要是我家孩子能去,以后可就有出息了。”一位大妈激动地搓着手。

“是啊,在轧钢厂当工人,那可是铁饭碗,多少人求都求不来呢。”旁边的大叔附和道。

然而,在这兴奋之中,也夹杂着一丝紧张的气氛。村民们心里都清楚,名额只有一个,可村子里有困难的家庭不少,谁都渴望这个机会。

这时,张大婶站了出来,她性格直爽,说话向来不拐弯抹角,“我觉得这名额得给李寡妇。你们看看她,一个人拉扯孩子多不容易。孩子他爹走得早,她又没什么收入,要是能去轧钢厂,她家的日子就有盼头了。”

“我不同意!”一位大爷皱着眉头反驳道,“虽然李寡妇可怜,但咱们也得考虑考虑其他家庭。村里还有不少人过得紧巴巴的呢。”

刘爷爷拄着拐杖,缓缓走到人群中间,他德高望重,说话很有分量,“大家先别急着争论,这事儿得好好商量。这名额不仅关乎一个家庭的命运,对我们整个村子都有影响。我们不能只看谁家困难,还得考虑其他因素。”

“刘爷爷,您说得对。”一位年轻的后生说道,“我觉得这名额应该给对村子贡献大的人。这些年,咱们村子能有今天,多亏了秦浩那孩子。要不是他,我们还在苦日子里挣扎呢。”

“对,秦浩这孩子确实了不起。”一位大妈点头称赞,“他带着大家种那些特殊农作物,还搞起了手工制品副业,让咱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可秦浩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李寡妇就不一样了,她现在就需要这个机会。”张大婶坚持自已的看法。

“话不能这么说,秦浩为村子付出了那么多,没有他,哪有咱们现在的好日子?这名额给他,也是应该的。”一位大叔反驳道。

就在大家争论不休的时候,马六也发表了自已的意见,“我以前还不相信秦浩能成功呢,可现在我是真佩服他。不过,这名额就一个,咱们也得为其他家庭想想啊。村里还有很多孩子等着改变命运呢。”

李寡妇站在人群中,听着大家的争论,眼中泛起泪花,“各位乡亲,我知道大家都是为我好。可秦浩那孩子也不容易,他从小没了爹妈,还为村子做了那么多。这名额要是能给我,我感激不尽,可要是给秦浩,我也觉得公平。”

秦浩此时正坐在自家院子里,望着天空发呆。赵虎急匆匆地跑了进来,“秦浩,你怎么还有心思在这儿坐着呢?外面都快吵翻天了,大家都在争那个轧钢厂的名额呢。”

秦浩苦笑了一下,“我知道,这名额不好决定啊。大家都有自已的难处,我不想因为这个让村子变得不和睦。”

“可这是你应得的啊!”赵虎急切地说,“你为村子做了那么多,没有你,就没有村子的今天。这个名额给你,没人会有意见。”

“我做这些不是为了回报,是为了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如果这个名额能帮助到更需要的人,那也值得。”秦浩一脸认真地说。

在广场上,争论还在继续,而且愈发激烈。有些家庭因为意见不合,开始互相指责,原本和睦的邻里关系变得紧张起来。

“你们家条件还可以,就别和我们争了。”一位村民冲着另一位村民喊道。

“凭什么?这名额又不是你家的,大家都有机会。”对方也不甘示弱。

刘爷爷看着混乱的场面,眉头紧锁,他提高声音喊道:“大家都别吵了!这样争下去有什么意义?我们是一个村子的人,不能因为这个名额就伤了和气。”

村民们渐渐安静下来,把目光投向刘爷爷。

“我们得想个公平合理的办法来决定这个名额。”刘爷爷沉思片刻后说道,“我们可以先列出村里困难家庭的名单,再看看哪些家庭对村子有突出贡献,综合考虑之后再做决定。”

“刘爷爷,这个办法好。”一位村民赞同道,“这样既公平又能服众。”

于是,村民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列出了一份村里困难家庭的名单。其中包括李寡妇、几家因病致贫的家庭,还有一些老人独自抚养孙子孙女的家庭。

“这些家庭都很困难,都需要这个机会。”一位大妈看着名单,眼中满是同情。

“那我们再看看对村子有贡献的人吧。”刘爷爷提议道。

“那肯定是秦浩啊!”一位年轻的村民毫不犹豫地说,“他的贡献大家都看得见。”

“除了秦浩,还有那些跟着他一起干活的小伙子和妇女们,他们也付出了很多。”一位大叔补充道。

就在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一向少言寡语的陈大叔站了出来,“我觉得这个名额非秦浩莫属。他是我们村子的希望,是他带着我们找到了致富的路。他对村子的贡献,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如果没有他,我们现在还在为温饱发愁呢。”

陈大叔的话让大家陷入了沉思,不少人开始点头。

“陈大叔说得对,秦浩这孩子太不容易了。他从小吃百家饭长大,却没有忘记村子。他的智慧和努力,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这个名额给他,是对他最好的回报。”一位大妈说道。

“可李寡妇也很可怜啊,她真的很需要这个机会。”张大婶还是有些犹豫。

“我们可以想其他办法帮助李寡妇。”一位年轻的村民提议道,“比如大家一起帮她种地、照顾孩子,让她的生活慢慢好起来。”

“这个主意好!”村民们纷纷赞同。

随着越来越多的村民支持秦浩,反对的声音渐渐小了下去。大家开始意识到,秦浩对村子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这个名额给他,是众望所归。

秦浩听到村民们的决定,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花。他站起身来,朝着广场走去。

“各位乡亲,我秦浩感谢大家的厚爱。这个名额对我来说意义重大,我会好好珍惜。但我也希望大家不要忘记,我们是一个村子的人,我们要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以后不管我在哪里,都会想着村子,为村子的发展尽自已的一份力。”秦浩声音哽咽地说道。

村民们纷纷鼓掌,为秦浩送上祝福。

“秦浩,你是我们村子的骄傲,去了城里要好好干!”一位大叔喊道。

“我们都支持你!”村民们齐声高呼。

在这充满温情与希望的氛围中,轧钢厂名额的归属问题终于尘埃落定。这个小小的名额,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村民们对秦浩的认可,是整个村子团结一心、共同发展的象征。它将激励着秦浩在新的征程上奋勇前行,也让村子里的每一个人感受到了温暖与力量。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