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辰时的山海经,薄雾如纱,缭绕在青瓦飞檐之间。
妃咲立于玄龙门正殿前,旗袍的暗纹在晨光中若隐若现。
她指尖轻抚发间的龙纹银簪,灰蓝色的眸子不时望向山门方向。
(老师……会准时来吗?)
正思忖间,一阵清风拂过——
“妃咲酱,久等了。”
老师的身影不知何时己立于廊下,黑发间沾着山间的露水,笑意温和如初升的朝阳。
妃咲的指尖微微一颤,随即恢复门主威仪,欠身行礼:“老师光临,山海经蓬荜生辉。”
她抬手示意,身后的玄龙门成员无声退下,只留京剧部部长辉夜与几位心腹,因为她知晓老师喜欢清静,所以…
宴席设于临崖的听雨轩,窗外云海翻腾,席间茶香袅袅。
辉夜一袭红衣,水袖轻扬,一曲《山海惊鸿》唱尽学院千年沧桑。
曲终时,她挑眉看向老师:“不知老师对此曲感觉何如?”
老师执茶盏轻抿,沉吟道:“音如裂帛,气贯长虹,只是……”
“只是?”
“第三转调时稍显滞涩,像是心中有惑未解。”
辉夜瞳孔微缩,随即轻笑:“听闻老师无所不能,不知在戏曲方面是否也?”
妃咲轻咳一声:“辉夜,不得无礼。”
但她的指尖在袖口悄悄收拢,像拢住一只振翅欲飞的蝶。
光辉流淌过她泛白的骨节,将那份隐秘的期待揉进丝绸的褶皱里——袖口金线绣着的缠枝莲,忽然被捏出细小的涟漪,仿佛整片天色都在她掌心微微发烫。
老师放下茶盏,起身只道二字:“略懂。”
“只是略懂可谈不上真本事。”辉夜较起了真。
老师不疾不徐,未换戏服,未执檀板,只一拂袖——
“锵!”
清越的唱腔破空而起,竟比辉夜的调门更高三分。
更惊人的是,那词中暗藏山海经现状:
“旧檐蛛网缠新藤,
老树根深困雏凤,
莫道金柝守夜永——”
唱至最高处,老师忽然转身,指尖虚点妃咲:
“且看墨龙破云踪!”
最后一个音落下,满座寂然。
辉夜的面具“当啷”落地,她怔怔望着老师:“您……怎知我们内部……”
妃咲的身躯微微颤动,灰蓝眸中映着老师的身影,如见神迹。
(他竟将我们山海经如今的困境……全唱出来了……)
“只是略懂罢了~”
“学生受教了…”辉夜此刻己经心悦诚服,妃咲则对老师更加好奇。
午后,妃咲屏退左右,独带老师前往后山熊猫苑。
黑白团子们滚作一团,憨态可掬。
妃咲的语调却比平日柔软三分:“老师觉得…山海经当如何破局?”
老师挠着熊猫的下巴,轻声道:“传统如根,创新如翼。
但妃咲酱己经做得很好了。”
他忽然转头,首视她的眼睛:“若有难处,随时可以找我。”
山风掠过妃咲的鬓角,吹散她一丝强撑的威严。
(想更自然地说话……)
(想像普通女孩那样……)
这个念头刚起,老师忽然打了个响指——
移形换景,两人己立于万丈峰顶。云海在脚下翻腾,西下再无旁人。
“现在轻松些了吗?”老师笑着摘下一片竹叶,吹出清脆的哨音。
妃咲的瞳孔微微扩大,藏青旗袍被山风掀起一角,露出少女般雀跃的脚尖。
(他果然什么都知道。)
“老师…可否留在山海经?”她终于问出口,又急忙补充,“作为特别顾问…”
老师摇头,竹叶哨音未断:“我属于所有需要帮助的学生。”
见妃咲低头,他忽然将竹叶折成小船,放入她掌心:“但妃咲酱的呼唤,我永远听得见。”
夕阳西沉时,妃咲站在崖边,第一次放任发簪歪斜。
老师指向逐渐染红的天际:“看,山海经的太阳。”
妃咲顺着他的目光望去——
云海尽头,朝阳虽落,余晖却将千山万壑镀成金红色,宛如新生。
她忽然懂了什么,灰蓝眸子映着霞光,回眸一笑:
“嗯,从今日起,山海经的太阳正式升起。”
老师的身影在暮色中渐渐透明,唯有那枚竹叶小船仍在她掌心发烫。
远处传来玄龙门成员寻找门主的呼声,妃咲重新束好发簪,藏青旗袍再次裹住所有柔软。
但无人看见的袖中,她的指尖正轻轻着那叶小舟。
(深海鲸歌)
(山巅竹哨)
(都是你给我的回应)
(最盛大的日出,是你看穿我所有伪装后,依然温柔注视的目光。)
暮色渐沉,山风微凉。
老师的身影己在云海中淡去,妃咲仍立于崖边,指尖轻抚竹叶小舟的纹路。
忽然——
“啊,对了。”
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蓦然回首,见老师不知何时又折返,正站在三步之外,笑意温润。
“妃咲酱。”他微微倾身,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声音轻得像一片竹叶落在水面,“有空的话,要不要来夏莱玩?”
山岚拂过她的簪,灰蓝眸微微睁大。
(夏莱……)
(那个传说中包容一切的地方……)
她抿唇,旗袍的袖口轻轻摆动,最终颔首:“好。”
仅此一字,却比任何华丽的应答都郑重。
不是门主对贵客的款待,不是学生对老师的拜访,而是龙华妃咲与那个人之间,独属于彼此的约定。
老师笑了,月光在他眉梢停留一瞬,又悄然滑落。
“那就说定了。”
他后退半步,身影再次融入夜色,唯有余音缭绕山巅——
“随时恭候。”
青鸾引·妃咲:
晨起理云鬓,对镜贴花钿。
忽闻青鸾至,衔来尺素笺。
夏莱风日好,可愿共流连?
藏袖复展袖,龙纹暗生涟。
登楼望云阙,暮色染重檐。
忽见故人影,独立晚风前。
山海秋己深,莫忘添罗衫。
低头整襟带,簪上玉蝶翩。
忆昨施针时,银芒照雪肩。
君言督脉事,字字落心渊。
今夕约茶叙,不敢问归年。
但藏竹叶舟,夜夜枕书眠。
若教择辰光,愿取相逢天:
云停山海静,鹤唳玄门闲。
君立三丈外,笑指凤池莲。
此间风露好,可缓缓观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