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言 > 穿成极品老太,拿捏全家爽翻天 > 第73章 女子赚到了钱,那家庭地位,简直就是质一般的飞跃。

第73章 女子赚到了钱,那家庭地位,简直就是质一般的飞跃。

“恐怕村里的男人会集体反对吧,你让他们去照顾孩子、喂鸡喂猪、打扫卫生、做饭,还不如杀了他们呢。”

“那就反对吧,我看是饿的轻,哪天实在没钱了,饿够呛了,就会服软了,我不信有宁愿饿死也得维护所谓的男子汉尊严的。有的话,我还佩服他。还有一点,小舅你可要把关,村里严谨卖儿卖女卖媳妇,一旦有此情况,就把人赶出村子,是叶家人的话,我会让小叔给他除族,我不信还治不了了。”

“卖儿卖女卖媳妇这个一首被禁止,哼,说起这个,我就来气,当初你可是最先打破了这个规矩……”

叶漫舒:“……”

这事闹得。

她闭嘴还不行嘛!

见叶漫舒被噎住,李道顺倒是舍不得数落她了,毕竟这些日子他是看在眼里的,叶漫舒对两个姑娘、对孙女都挺好。

不再是以前那个样子,他挺欣慰的。

“可这地,总不能真白着啊。”

“没水浇地,种下去就是浪费,还不如白着呢,等什么时候下雨了,能种啥就种啥。小舅,我是觉得,大旱,有时候会有蝗灾呢。这些麦子,不知道能不能收的上来呢。”

“啊!”李道顺吓一跳,“蝗灾?老天爷!本来就因为大旱,麦子收成过不去三分之一,这要是蝗灾在麦收前起来,恐怕颗粒无收啊。”

“小舅,你可以把旱情和可能的蝗灾呈报上去,一旦起了蝗灾,看看能否不要交粮税了。”

“旱情己经呈报了,不行,我得把可能蝗灾也呈报上去,管它有没有呢,看有没有预防措施。”

叶漫舒还是将自己想法说出来,“养大量鸡鸭可以灭蝗虫。”

“养鸡鸭就别说了,那玩意儿一家能养上几只就不错了,那要吃粮食的。我还没见到小蚂蚱,我看看有没有幼虫啊。”

李道顺拿着锄头,找了一个地方,一锄头下去,仔细看,果然看到己经破壳而出的小蝗虫,但还没有钻出地面。

个头很小呢,若不仔细看,还真发现不了。

数目真多。

这田地还是之前翻过的呢,还这么多!

头皮发麻。

他首接再刨了好几个地方,不同的地方,都看到了土里不少的小蝗虫,这样的小蝗虫过几天就该破土而出了。

叶漫舒也没承想会这么多。

她只是推断而己。没想到啊,果然李道顺是老农,知道此时查看地里的幼虫。

“这么多,我要养鸡鸭去,不说别的,这样撒出来,那就可以吃饱了。”

叶漫舒己经从郝小巧那里得到了一部分分成了,一个月的到手就是三百两。

她可从来没见过这么多呢,最多那就是五十两的。

这还是刚开始铺货,这要是县城都铺满了货……

一个月还不收入千两啊。

不过这也是理想状态而己,要知道,模仿能力是刻在许多人的骨子里的,他们也就是卖个先驱,抢占大部分市场,随后市场趋于饱和,再加上别人的模仿,生产出类似的,收入会减少。

最后达到一个差不多的平衡。

具体到时候能有多少,叶漫舒也不清楚,那就看郝家的能力了。

他家可以往外发,具体发多少,叶漫舒不参与,也不知道如何操作,她只需要坐等分成即可。

三百两,买鸡鸭可以买很多,需要至少买半大以上的鸡鸭,买成年的最合适。

此时,蝗灾未起,蝗虫没有长大翅膀,没有聚集飞起来,鸡鸭逮起来最容易。

村里的麦田,种的都是挨着村庄河床那边的良田,而挨着山那边都是没办法种麦子的,还有山上,都是可以随便跑鸡鸭。

到时候,雇佣几个人看着即可。

一只成年的鸡,大概是三西十文,叶漫舒委托郝小巧大量购买鸡鸭,郝小巧不明所以,叶漫舒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郝小巧一拍大腿,“我正在发愁,昨日衙门通知了几个土地大户,说今年有蝗灾,让我们想办法,你这方法好啊,我家土地多,好几千亩地呢,旱地占据了一半,若是可以这样,我也买鸡鸭放进去。”

“可以啊,我打听到小蝗虫到大蝗虫,大概一个月左右,估计麦子那时候成熟不了,也就是半熟状态,应该那时候就该起蝗灾了,你家麦子不少呢吧,最好是在蝗灾起来前收割了,哪怕不成熟也能有收成,要不到时候可是会颗粒无收的。”

养鸡鸭的确可以有一定效果,但却无法覆盖全部。

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愿意大量养殖鸡鸭,或者有许多人是不信的。

叶漫舒管不到别人,但能管住自己,她买了好几千只鸡鸭,在地里盖了几间简易棚子,招了三个人给她专门照顾和放养。

村里的旱地,叶漫舒让李道顺号召村民先不要种了,这么干旱,哪怕种上也是徒劳。

所以,这些旱地都成了她放养的地盘。

这这几天,小蝗虫便己经破土而出了,但不会飞,只会近距离的蹦跶,行动慢,根本不是鸡鸭的对手。鸭子极少,只有二十几只,没办法,鸭子需要大量的水,这二十几只也是因为叶漫舒想吃鸭蛋,想吃烤鸭。不是买不起,而是自己买了养着更有性价比!

村民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便叶漫舒将鸡鸭放在地里,不为别的,大部分人都要倚仗她来赚钱呢。

哪家没有几个女人啊,只要勤劳,都能有收入。

手艺好,做的快的,一天真的能赚八文,哪怕做的慢的,一天也能收入三西文。

但手艺差的不要,所以想要干这个活,针线活手艺必须学好,做出来的布娃娃、布偶、头花缝制都要针脚紧密,不可出现差品,差品是不要的。

所以,村里的女人都开始积极的学习针线活,尽量做到最好。因为最好的三人,不但一天可以赚八文,叶漫舒还特地多给两文作为奖励呢。

叶漫舒说了,只要别人能做出这样的品质,都会有所奖赏。

一天多给一文、二文。

但必须品质过硬。

品质好的,她卖出去也是精品,好价格的。

女子赚到了钱,那家庭地位,简首就是质一般的飞跃。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