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注释】
子张:孔子弟子颛(zhuān)孙师,字子张,性格外向,热衷仕途。
学干禄:"干"指谋求,"禄"指官职俸禄,意为学习求取官职的方法。
多闻阙疑:广泛听取但保留疑问("阙"即保留,"疑"指不确定处)。
慎言其馀:对确定的部分也谨慎表达。
寡尤:减少过失("尤"指过错)。
多见阙殆:多方观察但避开危险("殆"通"怠",引申为风险)。
慎行其馀:对可行之事也谨慎行动。
禄在其中:官职俸禄自然包含在这种修养中,非刻意求取。
【大意】
子张请教如何为官的方法。孔子说:"多听周围人的建议有疑问先保留下来,对确定的事说话也要谨慎,就能减少过失;遇事多方观察但避开风险,谨慎实施可行之事,就能减少后悔。谨慎言语少过失,谨慎行动少后悔,官职俸禄自然就在其中了。"这不仅是为官的方法,也是立身于社会的基本原则。
【故事】为官之道
公元前498年秋,鲁国曲阜。
子张攥着竹简冲进杏坛,额头细汗在阳光下闪烁:"夫子!季孙氏要在费邑增设县丞,弟子欲应征..."
孔子放下刻刀,未等他说完便问:"若你管辖之地突发蝗灾,当如何?"
"当开仓放粮,减免赋税!"子张脱口而出。
"粮仓存粟几何?可支几日?邻县是否受灾?"孔子三问连珠,子张顿时语塞。
三日后,子张赴任武城郊县。甫一上任,便有老农击鼓鸣冤:"小人家田被强占筑路!"子张拍案而起:"速传里正!毁田修路岂非暴政?"
幕僚慌忙耳语:"大人,此乃季孙大夫亲批的官道..."话音未落,子张己带人策马出城。
尘土飞扬的工地上,子张拽住监工质问:"为何不按《周礼》先补偿再动工?"
"回大人,"监工战战兢兢,"补偿银三日前己发,是这佃农私吞..."
子张愣在原地时,里正捧着账册气喘吁吁追来:"文书在此,画押者乃其长子。"老农突然瘫坐在地:"逆子竟赌输了补偿银..."
当夜,孔子托人送来一方木牍,上书九字:"见田未见账,闻冤未闻契。"子张盯着案头吃了一半的彘肩,想起白日草率断案险些酿成大错,冷汗浸透中衣。
次年春耕,又有商贾控告市吏索贿。子张端坐堂上,先命书吏调取三年税薄,再暗访市集三日。当发现是商贾为逃税诬告时,他轻抚腰间玉佩——那是夫子所赠的玉琮,象征"外圆内方"。
"本官查得你去岁漏税三十锺,"子张抖开证据,"若愿补缴并受笞刑,可免流放。"满堂惊叹声中,季孙氏使者正在屏风后颔首微笑。
五年后,子张升任中都宰。赴任前夜,他跪坐孔子榻前:"当年弟子以为'干禄'需机变巧言,如今方知'寡尤寡悔'西字,竟是宦海最利的舟楫。"
孔子捻须而笑:"昔齐桓公问管仲治国,答曰'知予之为取,政之宝也'——这'予'便是予民安定,'取'方是取信于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