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注释】
夷:东方部族.
狄:北方部族,泛指非华夏文明地区.
夷狄:古代对中原周边少数民族的泛称(含文化差异的对比,非贬义),指代尚未完全接受华夏礼乐教化的族群。
有君:拥有君主或明确的统治者。
不如:比不上。
诸夏: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华夏文明的核心区域)。
亡(wú):通假字,同“无”,没有。
【大意】
孔子说:“夷狄即使有君主但缺乏礼乐教化,也比不上中原诸国即便暂时没有君主却保有礼乐文明。”
【故事】岐山与白狼
周平王东迁之后,周王朝的统治中心逐渐向东转移,原本位于西部的王畿之地也因此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繁荣和重要性。然而,在岐山脚下的丰邑,这片曾经孕育了周礼的发祥之地,却依然保留着浓厚的周文化氛围。
尽管如今这里己经没有诸侯驻守,但当地的乡民们仍然严格遵循着《周礼》的规定进行耕作和祭祀活动。每到秋收时节,田埂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领着一群天真无邪的孩童,齐声诵读着《豳风》中的诗篇。那朗朗的读书声,仿佛穿越了时空,将人们带回到了那个遥远的周朝。
在井田阡陌之间,乡人按照“春祈秋报”的古礼,共同分配着丰收的谷物。这种古老的仪式,不仅体现了乡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更展示了他们对周礼的尊重和传承。
当然,在日常生活中,偶尔也会发生一些争执和矛盾。但这些问题并不会引发激烈的冲突,因为乡人都深知礼的重要性。一旦出现争议,他们会毫不犹豫地请出族中的长老,让其依据《周礼》进行调解。在长老的公正裁决下,任何一方都不敢轻易僭越,因为这不仅是对长老的不尊重,更是对周礼的亵渎。
就在这个时候,在北方广袤的土地上,白狼部落迎来了一位全新的单于。这位单于身形威猛,犹如战神降临,他手持金刀,胯下骑着一匹烈性的战马,所到之处,无不令人敬畏。
这位新单于以其无与伦比的勇气和领导才能,迅速征服了方圆百里内的各个牧族。他的帐下聚集了众多勇猛无畏的铁骑,如乌云般密集,声势浩大。
然而,在部落内部,却并非一片祥和。单于的兄弟们为了争夺有限的草场资源,竟然拔刀相向,彼此厮杀。这种兄弟阋墙的行为,让整个部落都陷入了动荡和不安之中。
不仅如此,在部落的祭祀仪式上,人们竟然用活生生的马匹鲜血来泼洒神柱,这种残忍而野蛮的行为让人瞠目结舌。而在宴饮的时候,醉酒的武士们更是常常以砍杀奴隶来取乐,毫无人性可言。
尽管单于本人威严如山,但是面对族人如此暴戾的行为,他却感到束手无策。他虽然拥有强大的武力和统治力,但是对于改变族人的野蛮习性,却显得无能为力。
在某一天,周室的旧臣季札开始了他的游历之旅,这一次他来到了北方的土地。在那里,他目睹了白狼部的人们正在进行一场血腥的仪式——屠牛歃血盟誓。看着这一幕,季札不禁叹息道:“即使有凶猛的老虎镇守山林,也难以驯服这群贪婪嗜血的狼群啊。”
完成了对白狼部的观察后,季札踏上了归途。当他路过丰邑时,却看到了一幅与之前完全不同的景象。在这个地方,一群小孩子正在为了争夺一枚桃核而互相揖让。季札见到这一幕,心中感到十分欣慰,他高兴地对自己的弟子说:“这里虽然没有君主的统治,但人们心中仍然有着对礼仪的尊重和敬畏,就如同有君主在一般。”
转眼间十年过去了。这十年间,白狼部因为内部的权力斗争和矛盾冲突,最终分崩离析,曾经强大的部落也逐渐走向衰落。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丰邑的乡民们在面对秦军铁骑压境的威胁时,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从容不迫地整理好自己的衣冠,然后将珍贵的礼器深埋在宗庙的废墟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