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注释】
德**:道德、品德,指人的善良、正首等内在修养。
不孤:不会孤立。“孤”指孤独、孤立。
必:必然、一定。
有邻:有邻居、伙伴,引申为志同道合的人。
【大意】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无援,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他相伴。” 道德本身具有凝聚人心的力量,时间会让真正的善行得到回应。 真正具备德行的人,即使暂时不被理解,最终也会吸引同类或得到认可。这句话既是对修身者的鼓励,坚持德行终有回报。人以群分,高尚的品格自然会汇聚同道。
【故事】仁医的村落
在战国时期的齐国,有一位名叫孟卿的医师。他医术精湛,心怀慈悲,一首秉持着“贫者免费,富者酌情”的行医原则。这个原则虽然让他在一些人眼中显得有些“迂腐”,但他却始终坚信,医者仁心,不应以财富来衡量一个人的生命价值。
然而,孟卿的这种做法却常常遭到其他逐利的同行们的嘲笑和讥讽。他们认为,孟卿这样做不仅会让自己陷入经济困境,还会让那些有钱人觉得自己的钱花得不值。但孟卿对此并不在意,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默默地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治病救人。
有一年,齐国爆发了一场严重的瘟疫。这场瘟疫来势汹汹,许多人都不幸染病,生命垂危。面对这一情况,许多医馆纷纷趁机抬高药价,大发瘟疫财。然而,孟卿却毫不犹豫地散尽家财,购买了大量的药材,并亲自熬制汤药,免费分发给那些患病的穷人。
起初,孟卿的善举并没有得到太多人的响应。有些人对他的行为表示怀疑,认为他这样做肯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还有些人则认为,他的汤药根本治不好病,只是在浪费时间和金钱。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短短几个月时间过去,那场肆虐的瘟疫竟然开始逐渐消退。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而更让人惊喜的是,那些曾经接受过孟卿救助的百姓们,此时纷纷自发地行动起来,为他修建起了一座医馆。
这座医馆不仅规模宏大,而且设计精巧,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对孟卿的感激之情。不仅如此,那些曾经被孟卿的善举所感化的富商们,也纷纷慷慨解囊,捐资赠药,为医馆的运营提供了充足的物资支持。
而最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就连当初对孟卿冷嘲热讽的那几名医师,如今也深感羞愧,主动前来拜师学艺。他们意识到自己之前的行为是多么的狭隘和无知,而孟卿的医术和品德才是真正值得他们学习的。
就这样,孟卿的医馆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逐渐成为了方圆百里内德行的中心。每天都有许多人慕名而来,有的是为了求医问药,有的则是为了一睹孟卿的风采,感受他那高尚的医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