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注释】
事君:侍奉君主(或上级)。
数(shuò):频繁、过分琐碎。
斯:这就。
辱:招致羞辱。
朋友:与友人相处。
数:过分密切、频繁干涉。
疏:疏远。
【大意】
子游说:“侍奉君主时若劝谏或干预过多,反而会招致羞辱。与朋友交往若过于琐碎或干涉过多,反而会导致关系疏远。” 子游强调人际交往中的微妙平衡原则。无论是君臣还是朋友关系,过分亲近或干涉都会适得其反,需保持分寸感。就像手握沙粒,攥得越紧,流失得越快。
【故事】良臣与挚友的界限
春秋时期,齐国大夫田稷子门下有一位谋士名叫陈夙,此人博学多才、智谋过人,但性格却十分耿首。田稷子对他的才华颇为赞赏,常常与他一同商议国家政事。
有一次,齐王下达命令,要求田稷子增加赋税以救济灾民。陈夙听闻此事后,认为这一举动不仅会加重百姓的负担,还可能导致社会动荡不安。于是,他决定挺身而出,向田稷子进谏。
陈夙接连三日跪在田稷子的府邸门前,恳请他收回成命。然而,田稷子却对他的劝谏充耳不闻,依旧坚持执行齐王的命令。陈夙见田稷子如此顽固,心中愈发焦急,最终竟当着众人的面,指责田稷子“不仁不义”。
田稷子见陈夙如此无礼,终于忍无可忍,怒斥道:“君命如山,你难道想让我背负不忠之名吗?”说罢,他一甩衣袖,将陈夙逐出了府门。
陈夙的过分干涉,不仅未能改变田稷子的决定,反而让自己失去了田稷子的信任。此后,田稷子对陈夙的态度愈发冷淡,不再像以前那样重视他的意见。
陈夙本是个才华横溢之人,然而命运多舛,他遭遇了一系列挫折,最终变得落魄不堪。就在他走投无路之际,他的挚友庄遥伸出了援手,收留了他。
庄遥对陈夙可谓是仁至义尽,不仅提供给他住所和食物,还时常关心他的生活。然而,陈夙却并没有因此而感激涕零,反而依旧我行我素。他每日都要对庄遥进行一番批评,不是说他“饮酒误事”,就是指责他“教子无方”。更过分的是,陈夙还会擅自倒掉庄遥的酒,全然不顾庄遥的感受。
面对陈夙的种种行为,庄遥虽然心中有些不快,但他始终没有发作。首到有一天,庄遥终于忍不住叹息道:“君子之交淡如水啊。”说完,他便渐渐开始避而不见陈夙。
陈夙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他终于明白,即使是最亲密的朋友,也需要相互尊重和给予一定的空间。
痛定思痛之后,陈夙决定改变自己。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咄咄逼人,而是学会了“谏君有度,交友有节”。当他看到庄遥有不当之处时,他会选择合适的时机,以委婉的方式提出自己的意见。
渐渐地,陈夙的改变得到了庄遥的认可,两人的友谊也得以恢复。不过,陈夙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越界干涉庄遥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