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红警之远东帝国 > 第63章 三方反应,张锡銮设局

第63章 三方反应,张锡銮设局

当西平城内的百姓还在为突如其来的政权更迭而惶惑不安时,最先察觉到异样的却是城内的日本势力。

西平街站的日本驻军中队在晨操时,敏锐地发现往日懒散的民国警察突然变得纪律严明,街上的巡逻队也换成了从未见过的深蓝色制服士兵。

"情况不对。"

驻西平街站的日本陆军中队长井中耶子大尉放下望远镜,眉头紧锁。

他立即召集参谋人员开会,同时派人前往城内打探消息。

不到两小时,一个惊人的情报摆在井中面前:西平城一夜易主,新占领者自称"民国第36师"。

……

日本人不知道的是,在红警部队执行夺取西平计划前的会议上,红警指挥中心有过一场激烈的争论。

讨论到如何处理西平街站的日本人时,年轻的参谋李卯明用力铿锵有力地声音道:

"长官,现在正是清除西平日寇的最佳时机!我们完全有能力歼灭街站的这个中队!"

杨不凡站在军事地图前,目光在南满铁路线上来回游移。

他的拳头不自觉地握紧又松开,内心进行着激烈的斗争。

作为穿越者,他对日本侵略者有着刻骨铭心的仇恨。

但最终,理智战胜了冲动。

"不行。"

杨不凡的声音异常冷静,

"拿下西平街站容易,但整条南满铁路仍在日本人掌控中。”

“过早暴露我们的实力和意图,只会打草惊蛇。"

他转向参谋们,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先让这些日本人多活一段时间!等我军进一步发展壮大时,便是它们的末日!这个时间很快就会到来!"

……

尽管红警部队刻意避免与日军发生冲突,西平街站的日本人却仍陷入到恐慌当中。

上千名日本侨民聚集在街站周围,担心自己会成为新政权的攻击目标。

井中耶子紧急下令加强防御工事,同时通过专用电报线路向奉天求援:

致奉天守备队司令部:西平突遭不明势力夺权,新政权自称民国第36师。目前尚未对我方采取敌对行动,但形势危急,请求指示。

——井中耶子

这封加急电报在奉天独立守备队司令部引起了轩然大波。

藤井幸槌少将盯着电报,眉头紧锁:

"民国第36师?"

他转向情报参谋,

"立即查证这个部队的来历!"

日本情报部门迅速行动起来。

奉天特务机关长佐藤太一翻遍所有档案,却找不到任何关于36师的记录。

"这不可能,"

佐藤喃喃自语,

"我们对民国各师驻地、编制、主官都了如指掌,怎么会突然冒出一个整编师?"

更令日本人不安的是,这个神秘部队竟然在一夜之间就完全控制了西平,而且至今没有对外发表任何声明。

……

藤井少将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立即增派情报人员前往西平,务必查清这支部队的底细!绝不能让他们影响到帝国在南满的利益!"

短短三天内,十数名日本特务以商人、记者、学者等各种身份潜入西平。

他们惊讶地发现,这座城市的变革远超想象。

政府机构高效运转,治安前所未有的良好。

更令人震惊的是,那些深蓝色制服的士兵装备之精良,纪律之严明,完全不是他们所熟知的民国军队可比。

在不凡谷的红警基地中,杨不凡通过情报系统密切监视着日本人的一举一动。

他看着地图上标注的日军调动情况,冷笑道:

"让他们查吧。等我们的坦克大军现世时,第一件事就是碾平南满铁路上的所有日军据点!"

与此同时,藤井少将的案头己经堆满了来自西平的情报报告。

所有线索都指向一个令人不安的结论:

这个所谓的"民国第36师",很可能是一支完全独立于民国政府体系外的神秘武装力量!

……

吉林督军府的青砖大院里,孟恩远捏着刚收到的密报,在书房里来回踱步。

窗外秋雨淅沥,却浇不灭他心头的疑惑。

"民国第36师?"

孟恩远冷笑一声,将电报拍在红木案几上,

"张锡銮这老狐狸,又在耍什么花招?"

侍立一旁的师长裴其勋连忙凑近:

"督军的意思是...这西平易主,是张锡銮自导自演的戏码?"

孟恩远捻着花白的八字胡,眼中精光闪烁:

"张锡銮在奉天经营多年,西平又是他的地盘。突然冒出个36师,事前毫无征兆,事后又不见他发文声讨,这不是明摆着有鬼吗?"

他猛地抓起桌上的青花瓷茶盏,重重往红木案几上一顿,滚烫的茶水飞溅而出,在密电上洇开一片褐色的水渍。

"定是张锡銮那老匹夫在试探本督!"

他咬牙切齿道,八字胡随着嘴唇不住颤动,

"什么狗屁36师,八成是他暗中豢养的新军!"

侍立一旁的裴其勋闻言,突然拍案道:

"督军明鉴!难怪探子回报说这支军队装备精良、军纪森严。”

“若是张锡銮暗中勾结了日本人,用东洋人的军火武装起来的..."

孟恩远眼中寒光一闪,缓缓捋着胡须冷笑道:

"任他锣鼓喧天唱大戏,我自岿然不动!"

说罢,他转身望向窗外渐密的雨幕,阴沉的面容映在窗玻璃上,与远处天际的闪电重叠在一起。

……

奉天督军府的议事厅内,张锡銮背着手在军事地图前来回踱步,脚下的军靴在地板上踏出沉闷的声响。

窗外秋雨拍打着玻璃,却盖不住他粗重的喘息声。

"好一个孟恩远!"

张锡銮突然一拳砸在地图上,震得图钉纷纷掉落,

"见本督对西平剿匪之事按兵不动,竟敢变本加厉地试探!"

他花白的胡须气得首颤,布满皱纹的脸涨得通红。

李副官小心翼翼地递上茶盏:

"督军息怒,此事或许另有隐情..."

"放屁!"

张锡銮一把打翻茶盏,滚烫的茶水溅在波斯地毯上,

"一夜之间拿下西平,除了他孟恩远的精锐,还有谁能做到?"

他猛地转身,眼中怒火几乎要喷薄而出:

"备马!本督要亲率27师踏平西平,当面问问孟恩远这老匹夫,到底想干什么!"

就在这剑拔弩张之际,议事厅的大门被轻轻推开。

张作霖披着将校呢大衣,不紧不慢地走了进来。

他先是看了眼地上打翻的茶盏,又瞥了瞥散落一地的图钉,最后才将目光落在暴怒的张锡銮身上。

"督军何必动怒?"

张作霖的声音带着特有的奉天腔调,

"这事啊,我看没那么简单。"

张锡銮冷哼一声:

"雨亭有何高见?"

张作霖慢条斯理地掏出一支烟卷,在指甲盖上轻轻磕了磕:

"督军若贸然出兵,岂不是正中某些人下怀?依我看..."

他故意拖长了声调,

"不如让孟督军先动一动。"

……

张锡銮闻言一怔,眼中的怒火渐渐被思索取代。

他摸着下巴上的胡须,突然眼前一亮:

"你是说...让孟恩远出兵去打'自己人'?"

"正是。"

张作霖划着火柴,烟雾后的眼睛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督军不妨给吉林发个电报,就说西平遭'乱军'占据,请孟督军派兵协助收复。”

“他若真派兵,咱们就看看这支'36师'作何反应,他若不派兵..."

张作霖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督军不就有理由向大总统参他一本了么?"

议事厅内一时陷入沉寂,只有张作霖抽烟的"吧嗒"声偶尔响起。

张锡銮踱到窗前,望着雨幕中模糊的奉天城轮廓,脸上的怒容渐渐被算计取代。

"妙!"

张锡銮突然转身,拍案叫绝,

"他孟恩远若真与这'36师'有关联,派兵就是自相矛盾,若不派兵,就是坐视地方动乱!"

他越想越得意,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

"届时无论他如何应对,本督都稳操胜券!"

张作霖吐出一个烟圈,不动声色地补充道:

"而且督军还可以借此机会,看看这支'36师'到底什么来头。若真是孟恩远的暗棋,咱们就..."

他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当夜,一封加急电报从奉天督军府发出,经长春中转,最终送达吉林督军孟恩远案头。

电文措辞恳切却暗藏机锋:

"...西平乃东三省咽喉要地,今遭乱军占据,恐危及两省治安。恳请孟兄速派精兵协助剿匪,以安地方..."

……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