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四合院:联手对付我?谁都别想跑 > # 第 15 章:贫困家庭的困境---

# 第 15 章:贫困家庭的困境---

清晨的阳光洒在李家庄的田野上,泛起一片金黄。李笑与村长李卫国沿着蜿蜒的小路,朝着村子深处走去。他们的目的地是贫困户刘兰家,一路上,村长李卫国不时地和路过的村民打着招呼,而李笑则默默地观察着四周的景象,心中思索着如何改变这个村子贫困的现状。

不多时,他们来到了一座破旧的小院前。院子的围墙是用泥土和石块堆砌而成的,有些地方已经坍塌,露出了里面杂乱的景象。那几间瓦房,屋顶的瓦片参差不齐,有的地方还长着几株随风摇曳的野草,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李卫国轻轻推开那扇摇摇欲坠的木门,门轴发出“嘎吱嘎吱”的刺耳声音。院子里,刘兰正弯着腰在一个简易的炉灶前忙碌着,锅里煮着一些稀稀拉拉的粥,升腾起的袅袅青烟弥漫在空气中。听到门响,她抬起头来,看到是村长和李笑,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局促。

刘兰是个典型的农村妇女,岁月在她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皮肤粗糙而黝黑,眼神中透着疲惫与坚韧。她身上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布衫,补丁摞着补丁,却洗得干干净净。她的头发简单地挽在脑后,几缕碎发在风中凌乱地飘动着。

“村长,你们怎么来了?”刘兰赶忙站起身来,用围裙擦了擦手,有些不安地说道。

李卫国走上前去,温和地说道:“刘兰啊,这是咱们村新来的村支书李笑,他很关心村里贫困户的生活情况,今天特地来看看你。”

李笑看着刘兰,心中满是同情,他轻声说道:“刘兰嫂子,你别忙了,我们就是来看看你和孩子们过得怎么样。”

刘兰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谢谢村长,谢谢李支书。家里乱,没什么好招待的。”

这时,从屋里走出了三个孩子。最大的孩子叫栓柱,大约十一二岁的样子,身材瘦小,但眼神中透着一股机灵劲儿。他穿着一件破旧的短衣短裤,衣服上的扣子掉了几个,只能勉强系着。紧跟在后面的是二娃,八九岁的模样,脸蛋脏兮兮的,头发乱得像个鸟窝,他有些害羞地躲在哥哥身后,偷偷地看着李笑和村长。最小的孩子是个女孩,名叫小花,只有五六岁,眼睛大大的,却没有孩子应有的灵动与活泼,她紧紧拽着妈妈的衣角,眼神中满是胆怯。

栓柱看着李笑和村长,小声说道:“村长伯伯,李支书叔叔。”

李笑蹲下身子,看着栓柱,笑着问道:“栓柱,你在学校读书怎么样啊?”

栓柱低下头,轻声说道:“我只上了几年学,家里没钱,爹走了之后,娘一个人忙不过来,我就回来帮忙干活了。”

李笑心中一酸,他抚摸着栓柱的头说:“栓柱,读书很重要,不能就这么放弃了。以后村里会想办法帮你们家的,你还是要继续上学。”

刘兰在一旁叹了口气:“李支书,不是我不想让孩子读书,实在是家里太难了。就靠我一个人,种那几亩薄田,收成不好,连糊口都勉强。”

李卫国看着院子里那几亩荒芜的田地,说道:“刘兰,你一个女人家,确实不容易。这田地也需要打理,你一个人怎么忙得过来呢?”

刘兰的眼眶红了:“村长,我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干活,可这土地不肥沃,又没有好的农具和种子,收成一直不好。孩子们还小,也帮不上什么大忙。”

李笑站起身来,走进屋里查看。屋里昏暗潮湿,弥漫着一股霉味。几件破旧的家具东倒西歪地摆放着,一张缺了腿的桌子靠着墙角,用几块砖头勉强支撑着。土炕上的被褥又薄又破,根本无法抵御寒冷的夜晚。

李笑皱着眉头走出来,对刘兰说:“刘兰嫂子,你这样的生活条件太艰苦了。村里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你们这样下去。”

刘兰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李支书,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就盼着孩子们能快点长大,能过上好日子。”

这时,村里的老会计赵大爷路过,看到村长和李笑在刘兰家,便走了进来。赵大爷在村里干了几十年的会计,为人正直,对村里的情况了如指掌。他看着刘兰家的困境,摇了摇头说:“这刘兰家啊,以前她男人在的时候,还能勉强维持。可自从她男人走了,这日子就一天不如一天了。村里也想过办法帮衬,可这贫困的家庭太多,也是有心无力啊。”

李笑看着赵大爷,问道:“赵大爷,您对村里的情况熟悉,您觉得像刘兰家这样的贫困户,要怎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呢?”

赵大爷沉思片刻,说道:“李支书啊,我觉得这首先得解决土地的问题。这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得想办法让土地肥沃起来,提高粮食产量。还有,得给他们找些副业干干,光靠种地,很难脱贫啊。”

李笑点了点头:“赵大爷,您说得很有道理。我也在考虑在村里搞养殖,您觉得这可行吗?”

赵大爷眼睛一亮:“搞养殖?这倒是个好主意。村里有不少空地可以利用,而且养殖要是搞好了,收入肯定不错。不过,这养殖可不容易,需要技术和资金啊。”

李笑说:“技术方面我会想办法请专家来指导,资金的问题我也会去争取。只要能让村民们过上好日子,再难我也要试一试。”

刘兰听了,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李支书,如果能搞养殖,那可太好了。我不怕吃苦,只要能赚钱,让孩子们过上好日子,我什么都愿意做。”

栓柱也兴奋地说:“李支书叔叔,我也可以帮忙喂鸡喂猪,我有力气。”

李笑看着栓柱,笑着说:“栓柱,好样的。等养殖计划开始实施了,肯定少不了你的帮忙。”

这时,村里的一位年轻媳妇王翠儿也走了过来。王翠儿性格泼辣,心地善良,她看到刘兰家的情况,心里很是同情。她对李笑说:“李支书,我觉得这养殖计划要是搞起来,村里的妇女们也能出一份力。我们可以帮忙打扫养殖场,照顾小动物。”

李笑看着王翠儿,感激地说:“王翠儿嫂子,有你们的支持,这养殖计划肯定能成功。妇女能顶半边天嘛。”

王翠儿笑着说:“李支书,你可别小看我们妇女。只要能让村子富起来,我们肯定会全力以赴的。”

李卫国看着大家积极的态度,也深受鼓舞:“看来大家都对养殖计划很有信心啊。李笑,我们可得好好规划规划,不能让大家失望。”

李笑坚定地说:“村长,您放心。我一定会把养殖计划做好,让像刘兰家这样的贫困户都能过上好日子。”

“李支书,那养殖的场地怎么选呢?”赵大爷问道。

李笑回答道:“赵大爷,我和村长商量过,打算把村东头那块闲置的空地利用起来,那里地势开阔,水源也比较近,比较适合搞养殖。”

“那饲料怎么办呢?总不能都去买吧,成本太高了。”王翠儿担忧地说。

“翠儿嫂子,我们可以自已种一些饲料作物,像玉米、红薯之类的,这样既能降低成本,又能保证饲料的质量。”李笑解释道。

“李支书,那养殖的品种呢?是养鸡还是养猪,或者养些别的?”栓柱好奇地问。

“我们打算先从养鸡和养猪入手,这两种养殖相对容易管理,而且市场需求也比较大。等积累了经验,再考虑扩大养殖品种。”李笑耐心地回答。

“李支书,你说这养殖要是赚钱了,我们家能分到多少啊?”刘兰有些期待地问。

“刘兰嫂子,这得看养殖的收益情况。不过我可以保证,所有的收益都会公平合理地分配给大家,优先照顾像你们这样的贫困户。”李笑说道。

“那我们就放心了,李支书,你可一定要带着我们把这事儿干成啊。”刘兰说道。

“放心吧,刘兰嫂子,有大家的齐心协力,我们一定能行。”李笑充满信心地说。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