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四合院:联手对付我?谁都别想跑 > # 第 16 章:养殖计划的构想---

# 第 16 章:养殖计划的构想---

李笑与村长李卫国从刘兰家出来后,心情格外沉重。两人沿着蜿蜒的村路缓缓向村部走去,一路无言,各自思索着如何改变像刘兰家这样贫困家庭的命运。

回到村部,李卫国先打破了沉默,他看着李笑,表情凝重地说:“李笑啊,你提出的搞养殖这个想法确实不错,可这真要实施起来,困难可不少。就像咱们刚刚看到刘兰家的情况,村里大多数贫困户都是缺资金、没技术,这市场销售渠道咱们也得好好琢磨琢磨。”

李笑点了点头,眼神中透着坚定:“村长,我知道困难重重,但咱们不能因为有困难就退缩。您看咱们村,土地资源丰富,村民们又勤劳肯干,只要能解决资金、技术和销售这几个关键问题,养殖一定能搞起来。”

正在这时,村部的门被推开了,进来一位年约五十的中年男子,名叫陈福生。他是村里的老养殖户,虽然规模不大,但经验丰富。陈福生性格豪爽,直来直去,心里藏不住事儿。他听说村里来了个年轻的村支书,想和新支书聊聊养殖的事儿,便主动找上门来。

“李支书,村长,你们在讨论养殖的事儿呢?”陈福生大声说道。

李笑赶忙起身,笑着说:“陈叔,您来得正好。我们正愁没经验呢,您可是这方面的行家,快给我们说说您的看法。”

陈福生拉过一把椅子坐下,开门见山地说:“李支书,我听说你想在村里搞大养殖,这是好事儿啊。咱村这地儿,养啥都有潜力。可我得先给你泼点冷水,这养殖可不简单。先说资金吧,买种苗、建养殖场、买饲料,哪一样不得花钱?就我那小养殖场,当初为了凑钱,把家里的老底都快掏空了。”

李笑皱了皱眉头:“陈叔,资金方面我已经有了些想法。我打算向上级申请一部分扶持资金,再看看能不能吸引村里在外的成功人士回来投资。您觉得这可行吗?”

陈福生沉思片刻,说:“这办法倒是可以试试。不过,这申请扶持资金得有个详细的计划,得让上面看到咱村养殖的潜力和前景。吸引投资的话,你得给人家足够的好处和保障,不然谁愿意把钱投到咱这小村子里来?”

“陈叔,您说得对。那技术方面呢?您在养殖过程中肯定遇到过不少技术难题吧?”李笑问道。

陈福生一拍大腿,说:“哎呀,这技术可太重要了。就说我养的鸡吧,有一回突然得了鸡瘟,我当时没经验,眼睁睁地看着一群鸡死了大半。后来才知道,是防疫没做好。这养殖的防疫、饲料搭配、养殖环境控制,都得有专业的技术知识。”

村长李卫国在一旁说道:“那咱们是不是得请个专业的兽医或者养殖专家来给村民们培训培训?”

陈福生点头表示赞同:“这是必须的。而且不能只培训一次,得定期培训,让村民们不断学习新的技术知识。我听说城里有专门的农业技术学校,能不能请他们的老师来给咱们上课?”

李笑眼睛一亮:“陈叔,您这个建议太好了。我这就去联系联系。那市场销售方面,您有什么经验吗?”

陈福生皱了皱眉头,有些担忧地说:“这市场销售啊,就像个大难题。咱村里交通不太方便,把养殖的东西运出去成本就高。而且,市场价格波动大,有时候辛辛苦苦养出来的东西,卖不上好价钱。我之前都是卖给一些小商贩,他们把价格压得很低,我也没办法。”

李笑笑着说:“陈叔,这个您不用担心。我已经和四九城的旭日菜市场管理刘海洋联系好了,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他的菜市场规模大,销售渠道广,能保证咱们的产品有稳定的销路。而且,我们还会根据市场价格波动,合理安排养殖和销售计划,尽量降低风险。”

陈福生一听,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哎呀,李支书,你可真有本事。要是有了稳定的销路,这养殖就成功了一半啊。”

这时,村里的年轻小伙子赵强也走进了村部。赵强刚从城里打工回来,见识过外面的世界,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和热情。他听到大家在讨论养殖计划,也想参与进来。

“李支书,村长,我在城里听说现在有一种生态养殖的模式,养出来的鸡、猪肉质好,价格也高。咱们村能不能也搞生态养殖啊?”赵强兴奋地说。

李笑看着赵强,感兴趣地问:“赵强,你给我们详细说说这生态养殖是怎么回事儿?”

赵强清了清嗓子,说道:“这生态养殖就是让鸡、猪在自然环境中生长,吃的是天然的饲料,不打激素,不喂抗生素。这样养出来的动物肉质鲜美,健康环保,很受消费者欢迎。而且,还可以发展一些配套的产业,比如用鸡粪、猪粪来种有机蔬菜,形成一个生态循环。”

村长李卫国有些疑虑地说:“这生态养殖听起来不错,可会不会成本更高啊?技术要求是不是也更复杂?”

赵强解释道:“成本可能会高一些,但是价格也高啊。只要我们把品牌打出去,不愁卖不上好价钱。技术方面,只要掌握了要点,也不是很难。我在城里打工的时候,专门了解过一些生态养殖的技术资料,我可以和大家分享。”

李笑思考片刻,说:“赵强,你这个想法很有创意。我们可以先小规模地试点一下生态养殖,如果效果好,再逐步扩大规模。这也可以成为我们李家庄养殖的特色。”

陈福生也表示赞同:“行,这生态养殖是个新路子,值得一试。不过,我们得先做好市场调研,看看消费者对生态养殖产品的接受程度和市场需求。”

李笑说:“陈叔,您说得对。我会安排人去做市场调研的。另外,关于养殖场的建设,我们也要好好规划一下。要选择地势高、通风好、水源充足的地方,还要做好环保措施,不能污染了村里的环境。”

村长李卫国说:“村西头那块空地就不错,地势高,旁边还有一条小河。就是那地方有点荒,得好好整理整理。”

李笑说:“行,那我们先把养殖场的选址定下来。然后,就开始筹备资金、联系技术培训和采购种苗的事情。大家还有什么其他的想法或者建议吗?”

陈福生说:“李支书,我觉得我们还得成立一个养殖合作社,把村民们组织起来,统一管理,这样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李笑点头说:“陈叔,这个建议很好。我们可以让村民们自愿入股,按照股份分红。这样既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又能让大家共同承担风险。”

赵强说:“李支书,我还想到一个问题。我们养殖的产品要有自已的品牌,这样才能在市场上脱颖而出。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有特色的品牌标识,然后进行宣传推广。”

李笑笑着说:“赵强,你这个想法很前卫。品牌建设确实很重要,我们可以请专业的设计人员来设计品牌标识,然后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

“李支书,那我们养殖的规模一开始定多大合适呢?”村长李卫国问道。

李笑回答道:“村长,我觉得一开始不宜过大,先摸索着来。比如先养个几百只鸡,几十头猪,等掌握了经验,再逐步扩大。这样可以避免因为经验不足而造成太大的损失。”

“李支书,这饲料的来源我们怎么解决呢?是自已种还是购买?”陈福生问道。

“陈叔,我想一部分饲料我们可以自已种,像玉米、红薯之类的,这样能降低成本。另外,也可以购买一些专业的饲料,保证营养均衡。”李笑说道。

“那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防治怎么安排呢?总不能等生病了才找兽医吧?”赵强担忧地问。

“赵强,这就需要我们建立一个完善的疾病防治体系。定期请兽医来给养殖场做检查,给动物打疫苗,同时,村民们也要学习一些基本的疾病防治知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李笑解释道。

“李支书,你觉得我们养殖的产品除了卖给菜市场,还能有其他的销售途径吗?”村长李卫国问道。

“村长,我们还可以考虑和一些饭店、超市合作,直接供应他们新鲜的农产品。另外,现在网络很发达,我们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销售,拓宽销售渠道。”李笑说道。

“那我们得赶紧培养一些懂网络销售的人才啊。”赵强说道。

“对,赵强。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工作之一。我们要让李家庄的养殖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李笑坚定地说。

“李支书,这养殖计划要是搞起来,村里肯定会大变样。”陈福生感慨地说。

“是啊,陈叔。这是我们让李家庄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机会,我们一定要好好把握。”李笑充满信心地说。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