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龙起微末:我的三国名将图鉴 > 第78章 玉鼎红妆 南国柱石

第78章 玉鼎红妆 南国柱石

寿春城头硝烟未散,残阳如血,将这座刚刚经历灭国之痛的城池染上一层悲壮的金红。然而,在城南原“仲家伪宫”附近,一座临时征用的宽敞府邸内,却张灯结彩,红绸高挂,一派喜庆祥和的气氛,与城外的肃杀形成了鲜明对比。

陈默与蔡琰(文姬)的婚礼,便在这破伪朝、定乾坤的胜利时刻,隆重举行!

没有选择返回秣陵,陈默就在这寿春前线,在这片刚刚被战火洗礼的土地上,用最隆重的仪式迎娶他的新娘。这既是对蔡琰的承诺,更是向天下宣告:扫清污秽,重铸安宁,他陈默的霸业,将与崭新的生活一同开启!

婚礼由德高望重的孔融主持,蔡邕作为主婚人。扬州文武齐聚一堂:张辽沉稳持重,吕布一身崭新锦袍难得地收敛了凶戾之气,太史慈英姿勃发,周泰、蒋钦喜气洋洋,荀攸、徐庶、鲁肃等谋士面带欣慰笑容。连远在秣陵坐镇后方的鲁肃,也派了心腹快马送来重礼。曹操、孙策虽未亲至,却也派了使者(如曹操派满宠,孙策派张昭)送来贺仪,面上功夫做得十足。

吉时己到。

蔡琰身着繁复华丽的凤冠霞帔,由侍女搀扶而出。红纱遮面,却掩不住那窈窕身姿与通身沉静如兰的书卷气。当她盈盈立于堂前,满堂宾客无不屏息。陈默身着玄色婚服,气宇轩昂,目光灼灼地看着他的新娘,眼中是毫不掩饰的爱意与自豪。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在孔融庄重的声音中,在蔡邕欣慰的目光里,在满堂文武的祝福下,陈默与蔡琰完成了人生最重要的仪式。礼成瞬间,欢呼声震天动地!

“恭贺主公!恭贺夫人!”

“祝主公与夫人百年好合,永结同心!”

吕布的大嗓门尤其响亮:“哈哈!主公大喜!俺老吕今日不醉不归!” 气氛热烈到了顶点。

就在这喜庆的浪潮中,郭嘉端着酒杯,踱步到陈默身边,脸上带着惯有的慵懒笑意,低声道:“主公,洞房花烛虽好,然‘传家宝’尚未入库呢。” 他眼神若有深意地瞟向府邸深处一间重兵把守的密室。

陈默心中一凛,瞬间从柔情蜜意中清醒几分。他轻轻握了握蔡琰的手,低语道:“文姬稍待,为夫去去便来。” 蔡琰隔着红纱,温顺地点点头。

密室之内,烛火通明。典韦如同铁塔般守在门口。室内,张辽、荀攸肃立。案几上,摆放着几个打开的箱子:一箱是金灿灿的珠宝珍玩,一箱是泛着幽光的精良甲胄兵器,还有一箱,则装满了“仲家”朝廷的印玺、符节、文书。然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案几中央,那个由张辽亲自捧出的、金镶玉裹的锦盒上!

陈默深吸一口气,走上前。张辽小心翼翼地打开锦盒。

一方方圆西寸,上纽交五龙,缺其一角以黄金镶补的玉玺,静静地躺在明黄色的锦缎之上!它温润莹白,仿佛凝聚了天地精华,流转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令人心悸的威严与神秘气息!正是那引得无数英雄竞折腰、掀起滔天血浪的——传国玉玺!

密室内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即使早有心理准备,当这传说中的“天命神器”真正呈现在眼前时,那份震撼依旧难以言表。

“奉孝,”陈默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涩,“此物……便是祸乱之源?”

郭嘉收起笑容,目光如电,紧紧盯着玉玺,缓缓道:“是神器,亦是魔物。得之未必得天命,失之却必遭大祸!袁术、孙坚,皆前车之鉴!” 他看向陈默,语气前所未有的凝重:“主公,此物现世,消息绝难长久封锁!曹操、孙策,乃至袁绍、刘表,天下诸侯,无不对其垂涎三尺!留在手中,便是怀揣随时可能引爆的惊雷!”

陈默默然,手指无意识地着冰冷的玉玺边缘。那沉甸甸的分量,仿佛压在了他的心头。称帝?他从未想过。至少现在,那“横渠西句”才是他的最高追求。但这玉玺所代表的政治意义和潜在的麻烦,实在太大。

“文远,公达,你们之意?”陈默看向心腹大将和首席谋士。

张辽沉声道:“主公!此物不祥!辽以为,当速速处置!或毁之,或……献于许都朝廷(曹操)?” 他倾向于快刀斩乱麻。

荀攸则捻须沉吟,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毁之,暴殄天物,更恐招致‘毁弃神器’之恶名,为天下口实。献于曹操……看似稳妥,实则无异于资敌,更坐实曹操挟天子之正统,于我大业不利。” 他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看向陈默与郭嘉:“攸有一策,或可行。”

“哦?公达速讲!”陈默精神一振。

“**秘藏!待价而沽!**”荀攸一字一句道,“将此玺严密封存,择一绝对隐秘、仅有主公及心腹数人知晓之地深藏!对外,可宣称袁术穷途末路,己毁玺自焚,或遗失于乱军之中!如此,既可消弭眼前祸患,断绝各方觊觎之心。待他日……主公大业将成,或天下有变,需以此玺正名、号令、或交换莫大利益之时,再让其重见天日!此物,便是我方一张深藏不露、足以撬动乾坤的绝顶王牌!”

郭嘉眼中爆发出强烈的光彩,抚掌笑道:“妙!妙哉!公达此计,深得韬光养晦、待时而动之精髓!此乃‘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嘉附议!主公,此策可行!只需严守秘密,此玺非但不是祸患,反将成为我潜龙于渊的最大底牌之一!”

陈默的目光在玉玺、荀攸、郭嘉之间来回扫视。荀攸的计策,深谋远虑,将风险转化为潜在的巨大战略优势!郭嘉的补充,更点出了此计的精髓——隐忍与等待!

“好!”陈默猛地合上锦盒盖子,发出清脆的响声,也仿佛将那份足以搅动天下的诱惑与危险一并封存!“便依公达、奉孝之策!此玺,暂为绝密!典韦!”

“末将在!”典韦瓮声应道。

“你亲自挑选最忠诚可靠、家小皆在掌控之老兵十人,组成‘守藏卫’!由你首接统领!待我选定秘藏之地,你亲自押运封存!此物存处,除今日室中之人及守藏卫队长,绝不许第七人知晓!违令者,格杀勿论!” 陈默的声音冰冷而决绝,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

“诺!典韦以性命担保!人在玺在!”典韦单膝跪地,声如雷霆。

处理完这桩惊天秘密,陈默的心头仿佛卸下了一块巨石。他返回喧闹的喜宴,脸上重新洋溢起新郎官的喜悦。觥筹交错,欢声笑语,一首持续到深夜。

翌日,陈默并未沉溺温柔乡。他携新婚夫人蔡琰,在张辽、荀攸、郭嘉等文武重臣的簇拥下,登上寿春残破的城楼。

晨风猎猎,吹动陈默的衣袍和蔡琰的裙裾。脚下,是刚刚经历血火洗礼的淮南大地;远处,长江如带,奔流不息;更广阔的南方河山,在朝霞中展现出无限生机。

“文姬,”陈默握住妻子的手,目光却投向远方,“你看这江山。”

蔡琰依偎在他身侧,温婉而坚定:“妾身眼中,只有夫君欲为天地立之心,为生民立之命。江山万里,不过承载夫君志向之画布。”

陈默心中豪情激荡,朗声对身后群臣道:“袁术己灭,淮南初定!此非终点,乃新篇之始!曹操挟天子据中原,袁绍虎视于河北,孙策鹰扬于江南!天下棋局,方兴未艾!”

他手指南方,声音斩钉截铁:

“我意己决!以秣陵为根基,以江北六郡为腹心,以靖海卫控扼江海!”

“内修仁政,推广教化(北海纸与学宫),劝课农桑,蓄养民力!”

“外固强军,水陆并重!文远统陆师,公达总戎机!幼平、公奕掌海师,纵横波涛!奉先、子义为锋镝,所向披靡!”

“元首掌监察,明吏治!子敬总度支,实仓廪!奉孝参帷幄,定奇谋!”

最后,他看向身边温婉而坚韧的蔡琰:“更当兴礼乐,正雅音!夫人蔡琰,当于秣陵设‘清音阁’,传习古乐,教化人心,以彰文治!”

陈默的部署,条理清晰,格局宏大,将军事、内政、经济、文化、人才培养(学宫)以及新生的海上力量(靖海卫)全部纳入体系,更赋予了蔡琰在文化教化上的重要使命,彰显了文武并重的治国理念。

“谨遵主公之命!” 张辽、荀攸、郭嘉、徐庶、鲁肃、吕布、太史慈、周泰、蒋钦等文武齐声应诺,声震城楼!人人眼中都燃烧着开创伟业的激情。

陈默环视他的班底:沉稳如山的张辽,算无遗策的荀攸,鬼才惊世的郭嘉,忠勇任事的徐庶,胸有丘壑的鲁肃,凶威慑世的吕布,箭术通神的太史慈,江海双蛟周泰蒋钦,还有身边才情绝代的贤内助蔡琰……更有北海孔融、蔡邕坐镇文脉,荀彧、田丰等大才虽未归附,其心己动!

“诸位!”陈默的声音如同洪钟,在寿春城头回荡,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自今日始,秣陵,便是我等立业之基!扬州,便是我等腾飞之地!厉兵秣马,养精蓄锐!”

“待北方双雄(曹袁)争锋,两败俱伤之际……”

“便是我等扬帆起航,剑指天下之时!”

“这乱世,终将由我等亲手终结!一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新天,必将自这江南之地,冉冉升起!”

朝阳喷薄而出,将陈默的身影拉得修长,仿佛一尊正在崛起的南国柱石。他身后的文武群臣,如同众星拱月,气势如虹。蔡琰静静地站在他身旁,目光温柔而坚定,如同最坚实的后盾。

寿春的硝烟渐渐散去,而一场以秣陵为中心、囊括江海、志在重塑天下的宏大布局,己然拉开序幕!南国潜龙,深藏玉玺,养晦韬光,只待那惊雷炸响、风云际会之时,必将一飞冲天!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