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大顺1644 > 第58章 歃血为盟

第58章 歃血为盟

“你好,这位同窗,福松公子刚刚抱着丫鬟钓鱼,结果手滑掉进了池塘里,你听说了吗?哦,他没有生命危险。”

“你好,这位同窗,请问福松公子在哪个监舍住,他约我下棋!”

“你好,这位同窗,福松公子违反校舍规定,把丫鬟带在身边监舍里,还出去逛青楼、买戏子,国子监祭酒大人要予以严厉申饬,你听说了吗!”

苗书离开小池塘,又随机找了几人询问印证,并随机散布谣言。眼看群众工作做得差不多了,就匆匆离开了国子监。

走在回去的路上,苗书心说,如今在国子监中,“福松公子约我下棋”、“福松公子逛青楼”、“福松公子私自夹带丫鬟进入监舍”,恐怕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八卦话题。

走了一半的路,苗书忽然感觉少了什么?

“坏了,把小秀才袁季盛给忘在国子监了!”苗书一拍脑壳,决定还是自已一个人先回了,派别人再去通知袁季盛回去。

……

刚回到监视点,还没有喘口气。

“东家,你被盯梢了!”忽然,蓝应诚凑上来指着远处说道。

“我被盯梢了?”苗书没有往回看,忽然想起今天在茅房遇到的那人,顿时脊背发凉。

自已在进入茅房之前,就被人盯梢了?

“抓不抓?”蓝应诚询问。

“抓!”苗书心说,这还犹豫什么,居然有人敢盯梢小爷我,一定要给他一点颜色看看,“我倒要看看是什么人吃天熊心豹子胆,连小爷我也敢盯梢!”

蓝应诚一挥手,顿时有军士开始行动。

不多时,前方路面发生了一些碰撞,很快就再次平静下去。

……

“你是什么人?为什么盯梢我们?”

被抓住的家伙,并不说话。

“要刑讯吗?”蓝应诚请示。

“暂时不要,还是盯着府里边的动静要紧!”苗书一边盯着钱府,感觉今天有些不对劲,“对了,我把小秀才给忘在国子监了,派人去接他回来!”

不过,去接袁季盛的人迟迟没有回来。

苗书越想今天的事情越不对劲。

就在这时,目标重新出现在众人视野里,只是他身边多了一个人,这个人伸手指着远方,正在说着什么。

蓝应诚和苗书对了一眼,顿时读懂了对方眼中的慌乱。

“暴露了?”

“东家,你先走!”蓝应诚看到目标身边那人,正拿手指向自已的监视点,不用想都能猜到他在说什么。

“走?我为什么要走?!我在这边又没仇家,我们只是盯住一个什么福松公子看了几天,他又不是皇上,我能惹出什么大乱子?”苗书很快就平静了心情,决定稳住,不要浪,看看情况再说。

“好吧,准备战斗!”

……

不久,苗书就看到两人说了几句话,然后目标转身回了钱府,那人转身派了一个人过来交涉。

“告诉你们当家的,你们的人在我们手里!你们盯着我家公子两天了,意欲何为?”来人是个家丁,皮肤黝黑。

两天?

看来,他们刚知道没两天!

我们已经盯着你家公子七天了。

“没有什么,我跟你家公子一见如故,想交个朋友!”苗书满嘴跑火车。

“交朋友哪有这么偷偷摸摸的?”

“是这样的,鄙人想拜钱先生为师,只是不得门路。听国子监的同窗说,贵府公子得拜钱府上为师,鄙人连日在国子监中寻公子不着,这才出此下策,还望福松公子看在份属同门的份上见谅,日后只怕还有借重之处!”苗书很快就想好了托辞。

“我家公子岂是你能攀附的!”来人很不客气的一口回绝。

“你们的人也在我们手里!”蓝应诚也把之前抓捕之人带过来。

对方只好换了一套说辞:“你们等着。待此事上报后,看我家公子怎么说吧。”

……

这天晚些时候。

苗书和福松公子一人坐在饭桌一边,身后都是两人的扈从。

“请!”福松公子操着蹩脚的汉话。

“请!”苗书也没有想到,这次跟踪这狗屁“福松公子”居然露了马脚,搞得大家真刀真枪顶上了。

好在这里南京城里,双方都不想把事情搞大。

一盘棋定输赢!

输的一方,一人一千两银子赎人。

这对苗书当然不公平。

很快双方就进入攻杀阶段,苗书看得出来,对面这位福松公子是真爱下棋,只是看得出来,他是个雏儿。每每苗书下一步棋,对方看出其中精妙处,都要大声赞叹。

这让苗书感觉很没有面子。

这就好像自已是一个唱歌走调的家伙,但每次拿起话筒,都有人在下面大声喝彩。如果是喝倒彩还好,结果这位观众是真心觉得台上唱的好。

眼前这位“福松公子”,无论怎么看都非常奇怪。

以苗书的观察,对面这位,他刚刚学会下棋不超过两天。

因为可以感受到对方的棋力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

……

“你输了!”苗书虽然觉得这样有些胜之不武,但是,自已也不想用一千两银子去交换袁季盛。

能省下一些银子自然是好的。

“呦,撕吧拉希。”福松公子顿时露出兴奋的表情,飚出一串日语,然后大手一挥,命人赔银子。

旁边一个管家模样的人没有预料到福松公子会输,顿时二人叽里呱啦交流起来,最后福松公子掏出一张银票,在上面署上名字,那管家接过来,这才上前表示:“我家公子赞叹贵当家的棋艺,让我们赔上银子,只是我们来的时候准备不足,这是一张福生钱庄的银票,可以到福生钱庄兑付,见票即付,童叟不欺!”

蓝应诚不喜道:“银票?你们这张纸,值一千两银子?”

“银票吗,我们收下了!不过,不知你们家福松公子明日继续学下棋吗?苗某在此处恭候!”苗书趁机接过话茬,不要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模样,将银票收下来。

“明日下棋,此地,可以!”福松公子立即满心欢喜的答应下来。

……

一场风波结束。

第二日傍晚,福松公子果然前来下棋。

“福松公子家是哪里的?”苗书一边下棋一边跟他聊天。

“我,胡建南安!”

胡建?

胡建?

听着很熟的地名,就是一时想不起来。

哦,福建!

福建南安?南安?苗书在影视剧的数据库中寻找记忆,迅速冒出几个福建地名和封爵——南平郡王?听说过南平郡王,没有听说过南安郡王!

难道福建南安就是南平?

苗书心说,都怪自已读书少。

……

但是,明末福建有名的人确实不多。

顿时一道闪电击中了苗书的脑海,这一位难道是传说中的某人:“你姓郑?”

“我叫郑森。”

郑森?苗书没有听说过,只听说过郑成功。难道自已猜错了,这位不是南平郡王的祖上?

或者是那位郑氏伟人的兄弟也有可能哦!

那也不错的哦。

只要能跟福建郑氏搭上关系,苗书觉得有必要在这位福松公子身上下些功夫。

“在国子监,你不是叫福松吗?”苗书询问。

“福松是我的化名!父亲安排的。”可以看得出来,这位郑福松的汉语还在学习中。

“你拜了钱谦益为师?”

“是的,前日,恩师给我取了个字,叫‘大木’,我还没有告诉别人。”郑森洋洋得意。

“我叫苗书,字人凤,我这个字是算命先生给取的,从来没跟人说过,你是第一个知道的。”苗书心中想了想,没有从电视剧里听说过什么叫郑森、郑大木的人哦。

看来,这个人不是什么重要人物。

不过,这个人仍然很重要。

因为可以通过他,接触到钱谦益。

不管眼前这个人是不是郑氏或者他的兄弟,眼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通过他,跟钱谦益建立联系。

“苗兄弟,人中龙凤!好姓,好字!”郑森赞道。

苗书心中一动,举杯提议:“大木兄弟,咱们今日有缘相会,结为异姓兄弟,你意下如何?”

“我有个弟弟在平户,但是我还没有跟人结拜过异姓兄弟,此议甚佳!”郑森大喜过望,“但是前日牧公讲到刘皇叔匡扶汉室,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我们只有两个人,还差一人才能结义。”

苗书心说,这位郑大木对桃园三结义的理解有失偏颇。他忽略了桃园,但是认为必须有三个人才能结义。

不过,这也难不倒苗书。

再找一个人不就得了。

苗书第一个想到的是蓝应诚,但是他马上转念想到,蓝应诚是自已的属下,如果二人结拜为兄弟,岂非乱了上下尊卑。

于是苗书转而招呼袁秀盛进来:“这位秀才是袁季盛,季盛,你的字是什么。”

袁季盛立即答道:“三三三三……才!”

“三才兄弟有些口吃!”苗书向郑大木解释。

“我们现在有三个人,终于可以桃园三结义了!”郑大木对汉语掌握不熟练,对典故更加一知半解,但是可以看得出来,他真的对桃园三结义有一种坚定的信念,“只是这里不叫桃园!”

“这有何难,今日大木兄弟将这酒家盘下来,改名为桃园酒店,不就全是我等三人桃园之义!”

“苗大哥说得太对了!我今日就把这家店盘下来!”

……

郑森立即派手下去把这个酒店盘下来,店主人听了喜出望外,很快就交割完毕。

招牌也换过了。

“苗大哥,这样我们就可以桃园三结义了吧!”郑森很真诚的询问。

“不,还少一道手续,要喝鸡血酒!”苗书要抓住机会,用“仪式感”忽悠住眼前的小老弟。

“鸡血酒!”

“是的,真正的天命兄弟,一定要喝鸡血!这便叫做‘歃血为盟’!”

“是这样吗?”郑森看向自已身边的侍卫头领吴次仁。

“公子,你与他人结拜为异姓兄弟,需得老爷准许。”吴次仁回复。

“我没有问你,与谁结拜,我只是问你,明国人结义时都要杀鸡饮鸡血吗?”

“是这样的!”吴次仁点点头。

“好,苗大哥,咱们就歃血为盟!”

……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