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飞逝,转眼已是1953年的二月,这一年,随着第一次五年计划的启动,一系列重要的社会变迁即将展开。
二月初,街道办公室官方宣布将停止无证人员迁入城区的政策;同年, 还发布了一项指示,旨在劝阻农民盲目涌向城市;直至1956年,这一方向上的规定更加明确和完善,连续出台了七项指示及相关政策文件,进一步严格控制城市对农民工的雇佣。
这些重要公告虽在民众为新年忙绿的时期并未引起广泛注意,但对于那些了解内情的人来说,比如沈抗美,则明白从那时起,未来农民转为城市户口的过程将变得更加艰难,除了有特定工作的机会外。
但在1952年,随着全面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众多工厂迎来了数百万新的劳动力,然而新 不久便发现,这些新的工业劳动者当中,许多人原本是从农村前来寻找非农就业岗位的农民。
意识到这一点后,官方立即颁布命令,禁止国有企业继续从农村招募劳力,并开始加强对未获许可迁移到城市人口的管控,进一步收紧了户籍政策。
实际上,在1952年的一个重要会议上,统购统销制度的概念就已经被提出,并准备实行,正式的政策则是在1953年的10月开始实施的。
对沈抗美而言,这些重大的国家变动并没有太大影响,因为他所在的家庭已经确定能够享用到配给的食物,这意味着他们的生活质量有了一定的保障。
当时,享受配给粮不只是获得基本生活物资那么简单,它更是一种身份和社会地位的标志,人们通常称此为“吃公粮”。
这对普通家庭来说具有特殊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沈抗美的身体也逐渐好转,他从前晚上辗转反侧几下就会觉得疲劳不堪,但现在即使翻身三四十次仍然感到轻松自在。
弟弟每一次成功翻身都会让家人兴奋不已。
“妈妈,抗美他又学会了翻身!”姐姐们欢呼道。
刘惠真听到这声惊喜之后,立刻放下手边的事物快步跑进屋查看。
“发生了什么事吗?抗美摔倒了吗?”但当她进来时,只见儿子正坐着微笑。
这一瞬间,母亲心中的爱意满满。
她温柔地说,“啊,我家抗美会坐着了!三个月会翻身、六个月能坐起来,八个月就能爬行了。
我家抗美应该是六个月大了吧。”
接下来,在给抗美穿上她亲手制作的新衣服后,看着穿上精致衣服的儿子,全家人都十分欣喜。
沈抗美内心非常希望尽快成长起来,以帮助家庭提升生活质量。
他看到了姐姐们平日里将好东西留给自已而不肯吃,穿的衣服补丁摞补丁,他决心努力让自已早点变得 ,可以为家庭作出贡献。
在这样的动力驱使下,沈抗美每天都坚持不懈地练习翻身,甚至学会了一些技巧,以便于更快达到自已的目标。
到了春节那天,刘惠真通过两个月的不懈努力,成为了识字班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她记住了超过两千个汉字,这对于她以及整个家庭而言都是值得庆祝的进步。
而那位一同学习的老太太也不负所望,掌握了所有的拼音符号,还认识了二三百个新的汉字。
然而,关于大妈识字的事,大妈从未对外人提起,仅有刘惠真一人知晓!
至于沈抗美,在恢复之路上也有显著进步,现已完成了翻身五百次中的半数,达到了百分之五十。
在救助站工作的刘惠真,难得早些完成了当天的任务,领到了这个月的薪酬。
支付完沈抗美近两个月的治疗费用和家里的一些开销后,刘惠真手中尚余三十五万元。
但她仍然保持节俭的习惯,秉承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无论收入如何,都会量入为出,并留有一部分储蓄以应对紧急情况和未来养老。
这成了自从刘惠真丈夫去世以来最富足的一个年份。
看着病床上努力进行康复训练的沈抗美,刘惠真心中充满了感激,感谢自已当年做出了收养他的决定,否则家里恐怕不会有现在的景象。
为了庆祝新的一年,她特意去买回了半斤猪肉,打算与孩子们共同准备一顿混合面做的饺子大餐。
考虑到沈抗美还在恢复阶段,刘惠真还打开了一罐麦乳精给他补充额外的营养。
与此同时,四合院里另一位邻居,秦淮如正熟练地操作缝纫机为家人准备节日服饰。
一旁的贾张氏则抚摸着新制成的厚实棉裤,满怀着期待:“一会儿做好就马上给棒棒穿上,我们院子里的帅小伙肯定就数他了。”
她憧憬着,“过一会儿你抱着小棒棒逐户拜访祝福,老太太那边肯定会给咱们的大孙子红包。”
听到母亲的话,秦淮如心中闪过一念:傻柱也十分喜爱孩子,如果也能让傻柱见到并给予小棒棒一点压岁钱那该多好?但转念想到丈夫贾东旭对傻柱的感情,便没有提出这一想法。
正当她思索时,贾东旭惊喜地宣布:“妈、淮如,快看我们的棒棒学会连续翻两次身了!”此情此景让所有人兴奋不已。
“是啊,六个月大的孩子能够独自翻身,我们家的大孙子真的是非常聪明。”贾张氏补充道:“除夕夜带他去院子里走走,让他看看自已的能力有多出色,也让别人见识见识我们的小家伙。”
谈及邻居沈抗美的生活状况,秦淮如显得有些不屑:“现在这么冷的天,而且刘惠真每天工作繁忙,几乎没有空闲时间。
我猜测沈抗美连奶粉可能都不够用,肯定和小楚、小甜一样瘦成了柴棍。”
对于这些假设,贾东旭表示认同:“确实如此,你看她们两姐妹已经如此消瘦,何况是一个被丢弃的孩子,还不是亲生子女。
这一次,棒棒绝对会比任何其他小孩都要出众!”
面对即将到来的新一年,秦淮如对未来充满希望,“等过了年,我们就会把从乡下运来的食物带回来,加上东旭今年的加薪,我们现在拥有了足够的储备。”贾张氏也附和说:“正是这样,有了稳定的供应后,我们不仅能够保证日常所需,甚至还有机会增加饮食中肉类的摄入。
相反,刘惠真却做了一个愚蠢的选择,放弃了在农村的生活保障来到这里。”
最后她补充道:“最糟糕的情况莫过于刘惠真失去救助站的工作,到那时她将彻底陷入困境。”
秦淮如想到越开心,前面院子的阎富贵此刻正在给女儿阎解娣换上由阎解旷的衣服改制的新棉衣,看着她圆润的样子。
阎富贵笑道:“我家姑娘可是比棒梗聪明多了。
刚才我在外听到,那个棒梗都六个月才学会翻身,咱们家丫头四个月就学会了!”
三大娘笑道:“的确,我们家的孩子,个个都聪明过人,比邻居家强多了。
但那沈抗美能不能翻身就说不准了!”
阎富贵说:“肯定翻不了,你瞧刘惠真家那俩女孩,都瘦成豆芽菜了。
这沈抗美又不 ,偶尔能吃口粥已经是奢侈。
以前看到一大妈送了几碗米糊去,之后就再也看不见补给了。
我给她算了算账,估计这小孩儿每三天才有一次粥喝。
而我们的孩子,现在怕是沈抗美两倍大小了吧!”
杨瑞华叹道:“这只是收养沈抗美的第一年,等到明年刘惠真没了村里的粮食配给,那时候的日子才难熬呢!”
阎富贵:“这一切都是她自已的选择,怨不得他人!”
随即,外面传来一阵鞭炮声,阎富贵站起身来说:“你先忙着,我去和老刘对弈两局。”
他走向中院,到门口时看到刘嗨钟鬼鬼祟祟地躲在角落里。
阎富贵走过去问:“老刘,你在这里做什么?”
刘嗨钟指着易钟嗨家的方向,阎富贵心中一动——有戏了!原来今天除夕夜,易钟嗨家还在争吵。
刘嗨钟低声说:“最近老易和一大娘三天两头闹个不停,我还听说他们提了好几回离婚的事。”
阎富贵瞪大了眼睛:“老易真提出离婚了?”
“是的,提出了。”
阎富贵惊讶地说:“看样子老易等不及了,他似乎急着找个可以传宗接代的。”
同时,孙秀菊冷着脸坐在凳子上包饺子。
易钟嗨不满地说:“你能不能消停一下?往年咱们都是一家团聚过节,今年你就不过去了?这合适吗?孙秀菊,老太太年纪大,你是后辈,这样对待她于心不忍吗?”
孙秀菊回答:“我对老太太无愧于心!倒是老太太她,整天就琢磨着自已的晚年,完全不顾及我的感受!”
易钟嗨听后脸色一沉:“你……你真的就是为了沈抗美这个弃婴,连自已家的幸福也不要了吗?”
孙秀菊坚决地说:“是的,除非现在你就让我收养沈抗美!”
“你想都别想!”
孙秀菊接着说:“易钟嗨,我真不明白,我们夫妻没有孩子,生活又允许,你为什么会这么反对收养抗美?多一个孩子不好吗?”
一大娘问出了自已的疑问,而这问题也是四合院许多家庭的好奇所在。
虽然大家都对刘惠真心怀嫉妒,但从客观上看,沈抗美不论外表还是其他方面都非常符合易钟嗨养老的标准。
可为何易钟嗨就是不愿意收养呢?
刘嗨钟说:“老阎,你看,老易为什么坚决不领养这孩子呢?”
这就好像是一瘸子不肯用拐杖一样不合逻辑。
发生这种事情一定有其不可告人的理由!
阎富贵认为:“与沈抗美没多大联系,关键是老易或许还想再生个亲生孩子,他正盘算着与大妈离婚呢。”
“老易!”
门外传来了老太太的声音。
易钟嗨连忙出迎:“老太太,这么冷的天您怎么亲自过来了?快进来取取暖!”
“孙秀菊还没愿意来照看我?”
老太太心情颇为沉重。
以前大妈对她照顾得无微不至,连吃饭都不用动手,衣物也被洗得一尘不染。
但自沈抗美住进这个四合院以来,大妈就再也没有用心照料她了,使得老太太生活上受到了很大影响,一日三餐都难以保障,家里也凌乱不堪。
易钟嗨说道:“我真不明白,那个沈抗美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竟能让秀菊变得如此昏头转向!”
老太太微微眯起眼说:“既然如此,老易不如直接提出离婚吧!”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提议,易钟嗨面露犹豫:“老太太……这可是……”
他一直都没有考虑过要离婚。
老太太进一步解释:“不必真的分手,可以暂时办个离婚手续。
你知道的,大妈没有工作能力,单靠打零工她能维持生计吗?她又不是刘寡妇那样运气好,总能找到个稳定的工作地点。
离婚虽然短时间内会影响你的声誉,但这并不重要。
关键是你离婚时尽量少给她留一些财产,让她不得不离开家自食其力。
当她发现自已生活无着时,必然会回头找你,那时候只要你表现出宽容的样子接纳她回去,你岂不是又赚了一笔好名声?
古代的人养猫时,若猫不听话也会将它放出去几天,让它吃苦头后回来就会温顺得多!”
这建议虽然听起来有点狠心,但不得不承认,它确实有其道理。
假如离婚成真,没有工作的孙秀菊将会陷入生活困境,最终很可能只能向易钟嗨求助。
“好吧,老太太,我同意您的意见,等过完春节我们就办理离婚手续。”
对于当前的局势,易钟嗨也很头痛,不仅院子里的居民对此议论纷纷,连社区办事处和钢铁厂内部都在传言说他是因不愿意领养沈抗美,而策划离婚以图再娶,多年建立的良好形象面临崩溃边缘。
不采取果断措施是不行的了。
更何况,现在的院子里,易钟嗨与老太太联手几乎掌握了一切,一旦他与大妈解约,他会尽力阻止其他人帮助大妈,让她不得不回到自已的身边。
于是他转头回到屋里:“秀菊,这是我最后一次询问你是否能像从前一样全心照料老太太,不再坚持领养沈抗美。”
大妈坚定地说:“不行!”
易钟嗨回答道:“既然如此,我们就决定过完年后正式离婚。
但我需要明确告诉你,家中大部分财产都是由我赚取的,分给你的部分将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