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幸运星

在这些人员之中,有不少人的日常生活护理需求非常高。

刘惠真正是在这里从事这份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工作。

她完成了必要的报到流程后,由南锣鼓巷内一位姓郭的老妇人负责带领她熟悉环境。

人们都尊称这位老人为郭大娘。

“惠真,你今天刚开始,先跟着我转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尽管问我。

最近的洗衣工作特别紧张,需要你帮忙把衣物都清洗好!

还需要负责老人们的饮食安排哦。”

“好,郭大娘,我会努力的!”

刘惠真迅速适应了新的环境,很快便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

她非常珍惜这样的工作机会,即便是冰冷刺骨的井水,也阻挡不住她的勤劳热情。

她手脚麻利地清洗衣服,很快身边就堆满了她洗净的衣服山丘。

晾晒工作由其他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大姐帮助完成,由于年龄较大,她们不能承担较重的体力活,只能帮忙做一些简单的家务。

当上级领导来到后院检查时,看到刘惠真的出色表现,不禁眼前一亮:“这个人就是王主任介绍来的那位新同志?”

“是啊,她做得不错吧!”王主任自豪地回应道。

“确实很好,她一个人做的工作量相当于之前三人的总和。

我刚才仔细查看了那些衣物,不仅清洗得干净透彻,且没有丝毫损坏,看得出这位新同志确实非常用心。

王主任真是好领导,有眼光!”

听到这样的评价,王主任满意地点头微笑,内心暗喜。

她深知自已选的人能干活,不仅仅是为了眼前的好感,更重要的是这些都会转化为未来的政绩。

待衣物清洗完毕,按照通常的做法,此时就可以结束一天的工作返回家中了。

然而,见到食堂方面正忙着准备食物且明显人手不足的状况,刘惠真立刻上前相助,协助处理食材准备事宜,这让原本忙碌的大厨大大减轻了负担。

“好姑娘,你一会儿等一下,我帮你分一点饭!”

刘惠真答道:“不用了,王大哥,这是我应尽的职责,不应该带走任何食物。”

王主任劝道:“惠真,你还是收下吧,你们这些厨师加班到很晚,家里的事情也顾不上,按政策规定,这完全可以,王大厨,之后你先借给惠真个饭盒用!”

“好的。”

这是刘惠真第一天上班,她的勤奋与认真赢得了同事的一致认可。

下班时,王大厨特意为刘惠真打包了一份白菜炖粉条,外加两个窝窝头。

对于刘惠真来说,这样的饭食在过去足以让母女三人的日子变得宽裕许多,更别提炖菜中还加入了些许肉片。

见状,刘惠真连连道谢。

这时郭大妈笑容满面地说:“走吧,惠真,我们家跟你家方向一致,一起回去吧!”

“好的!”

郭大妈的心情很好,边走边说:“惠真,你看报纸了吗?最近咱们抗美抗美的上甘岭战役取得了胜利!”

刘惠真回应道:“郭大妈,我不认识字,只会写自已的名字。”

过去的困顿岁月让刘惠真家庭温饱难继,更无暇顾及识字学习之事。

“哎呀,惠真,这不行啊,咱们新中国今年四月份推出了一种快速识字的方法,文盲群体只要跟随学习一百五十小时,就可以认读一千到两千多个常用汉字了。

据王主任所说,现在的新中国正处于百废俱兴、急需人才的时代,如果学会了识字,对将来的职业发展会有很大帮助。

比如,我的儿子参加了扫盲课程,现在被调到了市里的机械厂工作,那里条件好得很,每日有馒头和大米饭供应,新建了宿舍区,厂内引进了最新的设备,员工们的生活非常幸福。

你还年轻,我建议你下班后参加扫盲班,学一些基础的文化知识。”

郭大妈的话深深触动了刘惠真的心弦。

在为沈抗美起名的时候,她已经体会到不识字的局限性,现在有了这样一个机会,刘惠真真的考虑利用起来,也许可以如郭大妈一样,转成正式员工。

毕竟,她未来还有一大堆事情等着做,包括给孩子找一个好的伴侣。

于是刘惠真感激地说:“郭大妈,谢谢您的建议,我会留意并报名参加这个扫盲班的。”

郭大妈点头说:“对,我还告诉你,我们的工人地位如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很多国有企业正在进行工人工资级别评定工作,我的儿子就位列其中。

如果评定成绩优秀,工资待遇还会提升哦!”

刘惠真表示赞叹:“郭大妈,您真幸运,值得庆贺!可是我怎么一直没听到这方面的消息呢?”

郭大妈笑答:“你也是,等到孩子长大了,日子自然就变好了。

因为你不是工人,所以这类信息对你来说不算熟悉。

不过在工厂里,很多老工人对此都已经有所耳闻,并且正在加紧磨炼技术以迎接挑战。”

两人行至胡同口处便告别了对方。

刘惠真独自一人拎着饭盒回到了四合院。

院子里,阎富贵正拿着他的钓鱼竿在摆弄,见到她进门,先是漫不经心地低下了头,突然又感到不妥,便推了一下眼镜,惊讶地注视着刘惠真问:

“惠真,你怎么还有饭盒带回来?”

刘惠真解释道:“是这样,王主任说了,为加班晚餐忙到晚上的厨房工作人员可以领一份剩饭回家,这完全符合政策规定。”

旁边传来杨瑞华好奇的声音:“哎哟,惠真,今天你带回来什么好吃的啊?”

说完便伸手想要一探究竟。

阎富贵夫妻俩简直是雁过拔毛的角色,即便是一辆粪车从胡同口经过,他也会动手挖一勺作为自家植物的肥料。

眼下,刘惠真居然带了一个饭盒。

大妈:“惠真,你回来了?快来,抗美正在家里哭呢,也不知怎么回事,怎么劝都没用。”

一听这话,刘惠真急忙加快了脚步向西跨院走去。

阎富贵和杨瑞华拍着自已的大腿,脸上的表情显得非常懊恼:“这次亏大发了!那么多菜,饭盒这么大,还说不定有肉呢!”

杨瑞华抱怨道:“这个老太婆怎么这时候来啊,不是她的孩子,她急什么?”

“你声音小点,小心被老易听见了。”

“就算听到了又怎么样?人家好几个孩子,他自已家里一颗‘种子’都没有......”

刘惠真到了院子中间,看到正在绱鞋底的贾张氏和洗衣物的秦淮如对着她手里的饭盒 。

自从嫁给这里的那一天起,秦淮如便对丈夫是否携带饭菜盒异常敏感,只需看一眼,她就能判断饭盒里的东西是满是空。

显然,刘惠真的饭盒中充满了丰盛的食物。

身为一个失去丈夫的农村女子,为何能如此体面地带回饭盒呢?

此情景令秦淮如内心嫉妒无比。

当她目视刘惠真捧着饭盒匆匆赶向后院时,贾张氏气不过:“这个刘寡妇,刚刚第一天工作就这么得意地把饭盒带回家,谁知道她是用了什么见不得光的手段呢?”

刘家听说刘惠真带回了饭菜盒后,刘家的大妈也是嫉妒心切:“原本这街道上的差事应该优先考虑我们刘家的,要知道,老刘才是这里真正的一把手。”

刘嗨钟则冷静地回应:“我们的态度不能变恶劣,而且平时要更帮助刘惠真家,毕竟如果哪一天老易退下岗位,我能接班可能还得依赖刘家那一票关键的支持。”

刘大娘点了点头:“那就这么办吧!”

刘惠真很快走进西跨院,大妈拦住了她:“不急,惠真,抗美其实没有哭。

我只是为了让三大爷那家早点散伙,我才那样说的。

如今世道不容易,如果手无寸铁的也能对抗强硬对手,那才是奇了怪。

阎富贵他们两口子夜里数床板,他的银钱都挂在肋骨上。

那许富贵每每回村放映电影,顺便带点土产,要是有人拦他,他就损失两大袋货物呢!”

这位老大妈说的是地道的老北京话,她对刘惠真详述院子里发生的事情。

此刻,刘惠真已完全明白了其中的含义:“多谢大妈提醒,我记住了,我必须加倍小心,无论如何都不能因我的关系,让孩子们在这里遭受不平等待遇。”

见到刘惠真领悟了自已的良苦用心,大妈笑着陪着她一起步入房间。

房间里传来了一连串儿童欢快的声音,那是沈小楚、沈小甜和何雨水正在鼓励小沈抗美:

“抗美真棒,真棒啊!”

“继续加油哦,抗美弟弟!”

在这种热烈的加油声中,小小的沈抗美忘却了自已还是个小宝宝的身份,不断地尝试滚动身子。

而此刻,在沈抗美的脑海里也闪现了一个系统的界面:

【幼儿阶段,完成翻身一千次,获取成长奖励,当前进度:9/1000】

直到刘惠真和大妈进屋,她们发现小沈抗美正在努力翻动自已的身体,试图再次滚翻过去。

“哟,看这抗美,一转眼就会翻身了,动作比棒梗翻身还灵活!”

刘惠真也异常开心:“真是好事,抗美学会翻身了!”

沈抗美朝刘惠真调皮地眨了眨眼。

沈小甜问:“妈妈,你今天的工作怎么样,顺利不顺利?”

刘惠真回答:“一切都顺心如意,同事中的郭大姐还有那些领导干部都很友好。

我还帮着洗衣、做饭了。

王大厨也特别照顾我,给了我一盒饭带走。

今晚,让雨水也留下吃吧,我们一起吃白菜炖粉条!”

何雨水听后立刻高兴地叫起来:“好的,那我就回去拿我的窝窝头过来!”

旁边的一位大妈看到刘惠真工作如此顺利,也非常高兴:“惠真啊,有了这份工作,你就能过得更好了!”

刘惠真点头同意:“确实,我还计划抽空接些杂活做,多挣一些钱,将来还得为抗美操心媳妇儿的事呢!”

沈抗美听了母亲的话,乐呵呵地笑出了声,看到母亲工作的顺利,他自已也觉得非常高兴。

如果可以的话,他真的很希望刘惠真和她的两位姐妹能过得更加轻松些!

那位大妈从口袋里拿出一个鸡蛋:“收下吧,等孩子再大些,可以做成蛋黄粥给他补身体。”

“大妈,这个东西实在珍贵,还是你自已留着吃吧。”

“不必客气,这是我准备给孩子的东西,惠真你先忙着,我也得回家去做饭了,老易快要回来了!”

“好嘞!”

目送大妈离开,刘惠真拿出家中剩余的白薯,搭配白菜炖粉条,煮了一大锅,把其中的肉挑出,切成了肉末,分为三份:

一份给了沈小楚,一份给了沈小甜,一份留给了何雨水。

她自已则只挑了些菜叶吃。

何雨水提着窝窝头进入西跨院,一进门就闻到了食物的香味,忍不住深吸一口气:“刘婶子,你的手艺真好!”

刘惠真笑道:“如果你吃得满意就多吃点。

改天你哥不在家的时候,就到婶子这儿来吃饭吧!”

“太好了!”

何雨水依偎在刘惠真身边,心里不由自主地想:要是我的亲生母亲能像刘婶子这样,该多好呀!

我的哥哥经常称赞秦淮如温柔、贤淑、善良、是好姑娘,但我看刘婶子才真正是这样的!

刘惠真做好晚饭后,还特别为沈抗美做了稀饭,里面还加了一些ABC儿童奶糖......

可能因为刚刚学会翻身消耗了大量体力,今天的沈抗美吃得尤其香甜,饭后没多久便沉沉入睡。

但临睡前,他依然挂念着怎么才能解决全家人的户籍问题。

同时,他也很感激自已能生活在新的国家,不像在英吉利岛国1952年的冬季大雾,煤烟无法散发,导致成千上万的人因此丧命!在这里至少他还有生存的机会!

刘惠真为沈抗美盖好了被子,转身出门用餐。

沈小楚和沈小甜边吃边笑着说:“妈妈,自从弟弟来到家,我们就开始享受白菜炖粉条的美味了,是不是弟弟给我们带来了好运?”

刘惠真认真地说:“小楚,小甜,你们要记住,我们生活在新的国家,这些话在家里说可以,但在外面可不能随便讲,容易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刘惠真认为沈抗美是她生命中的幸运星。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