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云易通过对照手里的地图发现,他们现在走的这条道路,与自已的来路差距不算太大,可能也就十来公里的距离。
十几公里放在现代社会来说,确实微不足道,即使不开车,驾驶电摩也是轻而易举可以往返。
在云易穿越来之前,每天上下班的距离都不止这些。
然而,对于东汉末年的时代背景而言,这样的距离已经算是很远了。
如果不是迫于生存的压力,在那之前的很多农家人或许一辈子未曾离家外出这么远过。
途中,云易猜测队伍内部肯定有人秘密引导大家正确的行进路线,因为一路上几乎没出现迷路的情况,这显得极为顺利。
几个小时后长途奔波,终于,大家看见了一个广袤的空旷地带。
只是那个空旷之地呈现一派荒凉景色——土地干涸裂开,树木枯萎不堪,河流干涸不见水迹。
假如没有神秘预言的引导和支持,这些流浪的人民根本不会冒险踏出太行山。
即便山内环境不比山外优越,但相比外边更甚的严酷政令,至少在这里尚能寻到一线生的希望。
太行山区那时还属于未被开发的蛮荒之域,遍布凶险的野兽与毒虫害。
加之绝大多数流民缺乏识别山林中可食用植物的知识。
哪些可以放心食用?哪些又会成为潜在致命的风险?这些问题往往需要亲身尝试方能找到答案。
一旦误食到有害物种,则可能出现轻微毒性影响的情况;运气好的话还能勉强存活。
但如果遇到毒性强烈的案例……中毒者的后果基本是必死无疑。
不过,比起外界比猛兽更加凶狠的 ** ,至少在这太行山上,人们尚且保留着一种渺茫的生存希望。
倘若行事谨慎一些,小心对待每一餐每一饮,就不至于面临饥饿致死的困境。
如果大家能够团结一致,即便是碰上了强大的猛兽也无需害怕。
要知道,我们人类的战斗力可一点也不逊色。
面对数量或实力不足的野兽,说不定还可以将其作为食物来源。
当然,如果遭遇了数量多且强大的野兽,比如大规模的狼群,普通的个体可能不是它们的对手。
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跑得够快,就有可能逃过一劫。
当人们还在迟疑不定时,
突然有人喊:“快看,下面山丘有黄色的旗帜。”
随着这一声,所有流民,包括云易,都不由自主地朝那人指的方向望去。
靠近太行山那边,
地上连续不断地分布着一个个营帐。
有许多戴着黄巾的人正穿梭其间。
而在这些营帐的 ** 位置,
一面高高的旗杆上挂有黄色的旗帜,在微风中飘扬。
那黄巾代表着他们都是太平教的信奉者,
而黄旗的存在意味着大贤良师张角或许就在其中。
见到这面黄旗时,
每个人的心中瞬间浮现起了在神秘石碑上所见到的那个预言:‘青天已死,黄金崛起;贤圣出世,四海平宁。
’
这似乎暗示着山脚下有新的希望!于是乎,大家都决定不再迟疑,
纷纷向山下的营地奔跑而去,云易也随之加入。
但他与周围兴奋的人群有所不同,
一路上逐渐减速,直至落在队伍的最后面。
100 与张角的初次见面及入道仪式
当时的张角还没有正式发起反叛。
虽然帐蓬内人多嘈杂,
但大部分都只是教派信徒,管理非常松散。
云易随着人群来到了营前面,
由于沟通出现问题,场面迅速陷入一片混乱。
就在这时,云易瞅准机会将一块黄色布料缠绕于头部,顺利伪装成太平信徒的一员融入其中。
所幸这场混状况并未持续多久,
当张角出现时,他凭借自已的威严迅速平息了局势。
云易首次亲眼见到了这个创立太平教并称作大贤良师的人——张角。
张角显得并不年轻,大约在五旬左右。
留有一撮细细的胡子,
唇上一抹纤长的八字胡,下颚处是一个整齐的尖形山羊胡。
身穿一袭黄色的长袍,手持九节手杖。
每一动作之间,尽显其超凡的魅力与庄严。
张角缓缓走到难民们面前,伸出一只手做出向下压制的动作,
意在让所有人安静下来。
“昨夜黄天神向我托梦启示,我已经知晓你们前来的目的。”
听到这番话后,
所有自山上下来的流民们都眼睛大亮。
难道真是‘黄天’托梦?
好的很,这位大贤良师肯定便是谶言中所说的圣人无疑了!那些原先心存疑虑之人此时更加坚定了决心,
而周围的太平道 ** 们却是一脸困惑不解。
怎么没有听说过黄天神托梦的事情呢?张角并未向他们做过多解释,
反而想要借由这些新到来的流浪者之口,将这一‘启示’广为传颂。
因为他深谙道理,
即使相同的讯息,经由不同的传达途径给人的信任度会大大不同。
人们对通过个人探寻得到的信息总是持有更高的信任感。
这就是人的一种普遍心理特点。
接下来,他平静地望向这群流民,问道:“你们是否真诚地愿意加入太平道?”
“要知道,一旦加入了太平道,便需始终恪守道规。”
“倘若违反,必将受到严厉的惩戒。”
“如果不愿加入,现即刻离开,不会强求。”
然而,经历了神碑浮空和十二字谶言的奇迹,流民们又怎会放弃这条康庄大道?
他们无一不是点头赞同,异口同声地回应道:“大贤良师,我们都是真心希望加入太平道。”
张角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既然如此,就请随我来,我会亲自为你们主持入道仪式。”
他说着,带着这批流民穿梭过一座座营帐,来到祭坛之前。
只见祭坛上置有一案,案前摆放着一尊三足青铜鼎。
张角登上祭坛,手中握起符咒,挥舞着一根桃木剑说道:
“凡愿入我太平道之人,需诚意敬拜天神,面向天行五拜;随后转向地下五拜。”
“若得天神地祇饶恕,可以清除罪孽,去除百病,达到心灵上的安宁。”
话落,手中的黄色符纸竟无火而自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