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论语浅学 > 第26章 志不可夺

第26章 志不可夺

【原文】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注释】

三军:古代军队的统称(周制诸侯大国三军,约12500人)。

可:可以。

夺:夺取,剥夺。

帅:军队的统帅。

匹夫:普通百姓("匹"指单独,"夫"指成年男子)。

志:志向,意志。

【大意】

孔子说:"一国的军队,可以夺取它的主帅;但一个普通人,却不能强迫他改变志向。"

【故事】坚守本心

秋风卷着枯叶在破庙前打转,柳明裹紧了单薄的衣衫,就着微弱的油灯翻动书页。庙内漏风的窗棂发出呜咽般的声响,仿佛在应和着他腹中的饥鸣。

"再忍忍,等过了乡试就好了。"柳明搓了搓冻僵的手指,目光落在墙上自己题的诗句上——"不为五斗米折腰,安能摧眉事权贵"。那是他去年饿得头晕眼花时写下的,如今字迹己有些褪色,却依然力透纸背。

庙外传来脚步声,柳明警觉地抬头。这个位于城郊的荒庙平日罕有人至,更何况是这深秋寒夜。

"柳公子可在?"一个穿着锦缎的中年男子站在门外,身后跟着两个提着食盒的仆从。

柳明放下书卷,警惕地拱手:"在下正是柳明,不知先生是..."

"我家老爷久闻公子才名,特命小的送来些许薄礼。"中年男子示意仆从打开食盒,里面是热腾腾的饭菜和一套崭新的棉袍。

柳明的胃部抽搐了一下,但他仍挺首腰背:"无功不受禄,还请先生明示来意。"

中年男子笑了笑,从袖中取出一封信:"我家老爷乃当朝宰相贾大人,他看过公子的文章,甚是欣赏。这信中有白银百两,足够公子安心备考。老爷说了,只要公子愿意在会试后投在他门下,日后前程不可限量。"

油灯的火苗猛地一跳,映照出柳明瞬间苍白的脸色。贾仁——那个在朝中结党营私、卖官鬻爵的奸相,家乡的县令就是靠巴结他才得以横行乡里,逼得多少百姓家破人亡。

"请转告贾大人,"柳明将信推回,声音因饥饿而微微发颤,却异常清晰,"柳明寒窗十载,为的是有朝一日能为民请命,非为一己富贵。"

中年男子脸色骤变:"公子可要想清楚了!得罪了贾大人,莫说功名,就是性命也..."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柳明转身面向墙上诗句,不再多言。

三日后,柳明正在破庙前劈柴,忽然听到马蹄声如雷。一队官兵将他团团围住,为首的正是那日送信的中年男子。

"柳明,贾大人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男子居高临下地甩下一张纸,"在这效忠书上按个手印,明日会试自有人关照于你。"

柳明看也不看那纸:"请回吧。"

男子冷笑一声,挥手让人押上一个白发老妇。柳明瞳孔骤缩——那是他年过六旬的老母!

"明儿..."老妇人颤抖着呼唤。

"娘!你们放开我娘!"柳明扑上前,却被官兵一脚踹倒。

"现在,按不按?"男子踩住柳明的手,将印泥凑近。

柳明嘴角渗血,眼前浮现出家乡被贾仁党羽欺压的百姓,浮现出自己十年寒窗在墙上题下的诗句。他艰难抬头,看到母亲含泪的眼睛里竟带着鼓励。

"子曰..."柳明咳着血沫,一字一顿,"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男子暴怒,正要下令用刑,忽听一声厉喝:"住手!"

一队禁军疾驰而来,为首的竟是微服私访的皇帝。原来皇帝早对贾仁起疑,今日特来查证,正撞见这一幕。

一个月后,金銮殿上,新科状元柳明身着红袍,跪接圣旨。贾仁己因贪污受贿被革职查办,而柳明那篇在考卷上痛陈时弊的文章,被皇帝亲自点为魁首。

退朝后,柳明回到己修葺一新的老宅,轻轻抚摸着从破庙带回的那张题诗纸。母亲端着热茶进来,欣慰地看着儿子:"明儿,为娘以你为傲。"

柳明搀扶母亲坐下,望向窗外明媚的春光:"娘,儿这才刚刚开始。圣上己准我巡查各州,儿定要兑现当年誓言——为民请命,肃清奸佞。"

春风拂过院中新栽的翠竹,发出沙沙声响,仿佛在应和这个书生从未更改的志向。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