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君子不器。”
【注释】
子: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
曰:说,说道。
君子:“君”指有道德修养的人;“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君子”是指品德高尚的人。
器:是指有固定用途的器具。
【大意】
子说:“真正的君子不应该像器具一样受限于单一用途,而应该具备多方面的才能和适应能力。超越专业的局限,不被某种技艺束缚,应当博学多才,保持思想开放具备综合素养。”
【故事】子贡使楚
公元前489年,楚国边境,阳光如烈焰般炽热,烤得大地发烫。子贡手持一卷竹简,正聚精会神地研读着《诗》,沉浸在古人的智慧之中。
突然间,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如惊雷般划破了这片宁静。子贡猛地抬起头,只见一队战车如旋风般疾驰而来,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为首的战车上,楚将昭阳身披青铜甲胄,威风凛凛。他的战车横在驿道中央,拦住了子贡的去路,青铜甲在烈日下泛着冷光,令人不寒而栗。
“鲁国商人?”昭阳的声音冰冷而威严,他用剑尖挑起车帘,露出满车的绢帛,“战时,这些货物可都是军资。”
子贡面色不变,他从容地下车,从衣袖中取出一块玉玦,递到昭阳面前,微笑着说道:“将军请看,此玦缺口与贵国令尹府库所藏可合成完璧。”
昭阳的瞳孔微微收缩,他显然对这块玉玦有所了解。然而,他的脸上并未露出太多的表情,只是淡淡地说道:“上月邯郸之会,令尹托我寻访此物。”
子贡心中暗喜,他知道自己的计策成功了一半。正当他准备继续说下去时,后方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不好了,先生!”随行的弟子颜成惊慌失措地跑来,“我们的货队遭流民围堵,己经有人开始哄抢了!”
子贡面带微笑,目光转向昭阳,缓声道:“将军,您是否愿意赚取这千镒黄金呢?您看这些绢帛,其市价可是高达三千镒啊!而我愿意以半价转让给贵军。如此一来,将军您只需派遣军队来维持秩序,便可轻松获得这笔军资,同时也能让民心安定下来。”
说罢,子贡毫不犹豫地解下自己腰间的佩玉,接着说道:“这玉佩就暂且押在将军这里,待到商队平安抵达郢都后,将军凭借此玉,便可前来领取那千镒黄金。”
时光荏苒,转眼己过三日。楚国郢都,一片繁华热闹之景。令尹子西正悠然自得地把玩着手中那块合璧的玉玦,不禁感叹道:“这位先生,不仅精通鉴玉之术,还对军事和民情了如指掌,更能在关键时刻灵活运用商贸手段,实在是一位全才啊!”
就在这时,一阵悠扬的琴声从偏殿传来。子西循声望去,只见弟子颜成正在教导楚人学习周礼乐仪。子贡见状,微微摇头,叹息道:“颜成啊,他虽然知晓礼乐,但一旦遇到战乱,恐怕就会手足无措了。正如夫子所言,‘君子不器’,真正的君子应当像活水一样周流不息,而不像那些礼器,虽然外表华美,却终究只能作为陈设之物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