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注释】
季康子:鲁国权臣,季孙氏宗主,三桓之首,掌实权却民心不稳。
敬、忠以劝:使百姓敬畏、忠诚且互相勉励向善。
临之以庄:"临"即治理,"庄"指庄重威严。
孝慈:对父母尽孝,对子女慈爱,代指推行教化。
举善:提拔德才兼备者。
教不能:教导能力不足者。
【大意】
季康子问:"如何让百姓敬畏、忠诚且互相劝勉向善?"孔子答:"如果以庄重态度治理百姓,百姓自然敬畏;推行孝慈之道,百姓自然忠诚;提拔贤能并教导弱者,百姓自会劝勉。"作为政者这是治理百姓的所必须把握的三大要诀,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也就是想要让百姓敬畏你,那么你就必须有可敬之处;想要让百姓对你尽忠,那么你自身必须是忠孝之人;想要让百姓勤勉互助,那么你必须先营造一个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行。如果做到这三点,百姓自然将会不治而安。
【故事】民心如镜
公元前484年冬,鲁国曲阜的季孙氏府邸炭火熊熊。季康子着虎皮坐席上的玉璜,眼前摊开的绢帛记录着触目惊心的数据:去岁秋收,费邑田赋竟有七成农户拖欠。
"请孔夫子!"随着他摔碎酒爵,侍从踏雪奔向洙泗之滨。当孔子披着蓑衣踏入暖阁时,青铜冰鉴正渗出丝丝寒气。
"当年夫子堕三都,毁我季氏费邑城墙,"季康子斜倚凭几,"如今可否教我收服民心之术?" 孔子凝视着梁间垂落的蛛网:"大夫可知这蛛网因何残破?"
"自是蜘蛛懈怠!"
"非也,"孔子拾起炭笔在案上画圈,"粘蝉的网太密,连露水都凝成冰坠。"
三日后,季康子巡狩费邑。眼见里正当街鞭打老农,他忽然记起孔子"临之以庄"的告诫,厉声喝止:"尔俸尔禄,民脂民膏!"并当众罢免该吏,百姓惊愕间纷纷作揖。
腊祭前夕,季氏家臣强征民女织锦。一孝子持《周礼》闯府陈情:"家母眼盲,舍妹需奉羹汤!"季康子本欲杖责,忽想起"孝慈则忠"的箴言,不仅赦免其罪,还赐粟三斛。消息传开,曲阜酒肆传唱新谣:"季府门前柳,今护孝子门。"
最棘手的当属卞邑盐工暴动。孔子弟子冉求献策:"何不举用被您罢黜的司徒敬仲?此人昔年整顿盐政..."季康子拍案:"他当年弹劾我侵占盐池!"
"正因其首,"冉求叩首,"《商颂》云:'不僭不滥,不敢怠皇。'"
敬仲复职当日,盐工们看见这位清瘦老者背着竹筐,亲手示范新式晒盐法。当季康子目睹盐产量翻倍时,终于明白孔子"举善教不能"的真意——昔日被他视作刺头的贤臣,恰是教化万民的活水。
次年春耕大典,季康子破天荒将青铜耒耜递给老农,三桓车驾让道于运粪牛车。孔子立于观礼台,指着田间扶犁的青年:"此子曾因偷盗入狱,今为劝农吏。"
季康子抚须长叹:"昔以为民心如驯马,今方知是明镜——照见的原是执鞭者的倒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