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论语浅学 > 第18章 守礼非谄

第18章 守礼非谄

【原文】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注释】

子: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

曰:说。

事:侍奉、服侍。

君:君主、上级。

尽:完全、竭力。

礼:周代礼仪制度,规范行为的标准。

人:他人、旁人。

以为:认为。

谄:谄媚,为讨好而表现过分恭敬。

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

【大意】

孔子说:“严格按照礼节侍奉君主,旁人却误以为这是谄媚讨好。”

【故事】

在春秋末期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社会秩序逐渐崩溃,传统的礼仪制度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鲁国作为一个重要的诸侯国,同样无法幸免。

鲁国大夫季孙氏家族权势熏天,他们凭借着强大的实力和政治手段,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季孙氏经常无视礼制的规定,擅自越权行事,这种行为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和担忧。

与季孙氏的嚣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鲁国的国君却显得势单力薄。由于权力被季孙氏等权臣所架空,鲁君在国家事务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小,甚至连一些基本的礼仪都难以得到应有的尊重。

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鲁国的官员为了自保,纷纷选择依附于季孙氏。他们对国君的行礼变得敷衍了事,不再像过去那样庄重和严肃。这种现象让鲁国的政治氛围变得愈发压抑和虚伪。

然而,在这一片混乱之中,有一位大夫却始终坚守着周礼的原则,他就是孟僖子。孟僖子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对传统礼仪的执着,成为了鲁国官场中的一股清流。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鲁国的朝堂之上,鲁君端坐于殿上,他的面容庄重而威严。大臣们分列两旁,气氛肃穆。

就在这时,孟僖子步入殿中,他的步伐稳健而轻盈。一进殿门,孟僖子便行跪拜大礼,只见他双膝跪地,双手交叠,高举过额头,然后俯身至地,用恭敬而低沉的声音高呼:“臣拜见君上!”

起身后,孟僖子始终垂首侧立,不敢首视鲁君,答话时必称“谨遵君命”,态度谦卑而恭顺。

然而,这一幕却引起了旁观的季孙氏心腹的嗤笑。其中一人轻声说道:“孟僖子这般作态,莫不是想讨君上欢心,谋个卿位?”另一人也随声附和:“如今谁还死守那些陈旧的礼仪啊?他分明就是个谄媚之徒!”

这些流言蜚语很快就传到了鲁君的耳中,鲁君心生疑虑,于是决定私下召见孟僖子,询问其中缘由。

在密室中,鲁君面色凝重地看着孟僖子,开门见山地问道:“卿何故逆势守礼,徒惹众人非议?”

孟僖子一脸肃然,他挺首了身躯,毫不退缩地回答道:“礼,就如同车之辕、舟之舵一般重要。如果因为世人都抛弃了礼仪,臣就曲意逢迎,那么岂不是纵容天下失去秩序?即便会被人污蔑为‘谄媚’,臣也绝不敢废弃礼仪啊!”

鲁君听后,沉默不语,他的心中似乎在思考着孟僖子的话。殿外,秋风瑟瑟,卷起一片片枯黄的树叶,在空中盘旋飞舞。而孟僖子袍袖下的手,却在微微颤抖着,显示出他内心的紧张。然而,他的目光却如同一口古井,平静而深邃,没有丝毫波澜。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