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注释】
见:看见、遇到。
贤:贤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
思齐:想着向他看齐,向他学习。
焉:语气词,相当于“于此”。
不贤:德行不好的人。
内自省:内心自我反省。
【大意】
孔子说:“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着向他学习;见到德行不好的人,就内心自我反省是否有类似的缺点。”这句话教导我们如何正确对待他人。遇到优秀的人,不要妒忌,要主动学习他们的长处,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遇到品行不好的人,不要嘲笑或轻视,而要反思自己是否也有类似的问题,避免重蹈覆辙。 他人就像一面镜子,照出我们的优点和不足。真正的智慧在于从每个人身上学到东西,不断自我完善。
【故事】颜回与子贡的镜子
春秋时期,孔子有两个著名的弟子颜回和子贡。
颜回的生活虽然十分清贫,但他却始终保持着勤奋好学的态度和高尚的品德。尽管居住在简陋的小巷里,周围的人都难以忍受这样的穷困生活,然而颜回却毫不为所动,始终保持着乐观积极的心态,一心向学。
孔子对颜回的评价非常高,他曾感慨地说:“贤哉,回也!”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孔子对颜回的赞赏和钦佩之情。
与颜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子贡,他是一位富商的弟子,聪明能干且善于经商,因此家境颇为富裕。然而,子贡有时会表现出骄傲自满的情绪,对那些不如自己的人常常持有轻视的态度。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孔子带领着他的弟子们踏上了卫国的土地,开始了他们的游历之旅。然而,就在这个充满希望和期待的旅程中,他们遇到了一个傲慢无礼的官员。
这位官员见到孔子一行,不仅没有以礼相待,反而对他们冷嘲热讽,态度极其恶劣。他的话语如同一把利剑,首首地刺向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让人感到十分不快。
子贡看到这种情况,心中的怒火瞬间被点燃。他愤愤不平地说道:“此人如此无礼,实在不值得我们去理会!”子贡的声音中透露出明显的愤怒和不满。
然而,颜回却在此时保持了沉默。他静静地站在那里,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过了一会儿,颜回终于开口说道:“老师曾经教导我们,‘见不贤而内自省’。这位官员如此傲慢无礼,我们是否也有过类似的行为呢?比如,我是否因为自己的贫穷而感到自卑?子贡是否因为自己的富有而轻视他人呢?”
颜回的话语如同一道清泉,流淌在众人的心中,让人不禁深思。他的话提醒了大家,面对他人的无礼,我们不应该仅仅是愤怒和抱怨,更应该反思自己是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子贡听后,心中的疑惑瞬间消散,他如梦初醒般地感叹道:“哎呀,我以前确实常常因为自己拥有财富而沾沾自喜,现在想来,真是惭愧啊!从今往后,我一定要痛改前非,不再如此浅薄。”
不久之后,他们在路上偶然遇见了一位德高望重的隐士。这位隐士远离尘嚣,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对名利看得很淡,然而他的学识却异常渊博。
子贡不禁对这位隐士心生敬意,由衷地赞叹道:“此人的境界真是高啊,相比之下,我真是望尘莫及啊!”
颜回在一旁微笑着说道:“老师曾经教导我们‘见贤思齐’,看到有贤德的人,就应该努力向他看齐。这位隐士的智慧和淡泊名利的态度,正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
子贡深以为然,他从此变得更加谦逊,不仅不再炫耀自己的财富,反而积极地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广施善行。而颜回则一如既往地保持着他那谦逊好学的态度,不断地从周围的人和事中汲取知识和智慧。
就这样,子贡和颜回都因为孔子的这句“见贤思齐”而不断地进步着,他们的品德和学问也日益精进。